朱光潛曾以古松來論對待人生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資料圖片)
(相關資料圖)
當翻看這套 《西南聯大通識課》,我豁然理解這三種態度。
相比于授以學識等實用內容, 西南聯大更注重培養修身之道,以趨向完美人生境界。
上一堂 朱自清、聞一多的文學、詩詞課;聽片刻 馮友蘭的哲學、文化課;領略 國史大師陳寅恪、國學大師湯用彤的風范……
那和諧之道會讓你平衡外務與內心,溫良秉性讓你愿意包容百態,眼界愈闊、格局越高 。
合上書那刻,內心久久不能平息, 受益頗深,心中某些困惑,也解開幾分。
西南聯大到底有多厲害?
短短八年,它培養出人才數量很多很多。
我們現在熟知的著名人物, 基本都與西南聯大有很深的淵源。
像汪曾祺,當年瘧疾纏身,也要奔赴其考場;楊振寧更直稱它為“中國至好的大學之一”。
許淵沖、鄧稼先、鄒承魯……全是西南聯大的校友。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危在旦夕。
為保文化命脈,清華、北大、南開三大學府兵分三路、水陸兼進,終于會師昆明。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以下簡稱“聯大”)誕生。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杰。”《西南聯大進行曲》如此高唱到。
?
?
清華大學厚德載物,北京大學兼容并包,南開大學允公允能,匯成聯大精神——自由。
像當年 聯大校長梅貽琦描述的學堂那般:
學生和老師之間會針對某個觀點大打辯論,互相論證;教授之間會相互旁聽,看誰的本領強……
西南聯大的自由,是至今任何一所大學無法企及的。
*西南聯大時任校長:梅貽琦
這般氛圍, 汪曾祺回憶的 “教授上課講什么、怎么講,全由自己決定”,便是順水推舟之事。
也因此,重新翻閱聯大課堂的講義,總能發見以前課堂上未曾見過或細解的內容。
像 《西南聯大國史課》中的“安祿山集團的民族構成”“明代錦衣衛和東西廠”等等,讀來總覺漲了不少見識。
不止于傳道授業解惑, 西南聯大教授的大師風骨,更是流入莘莘學子的靈魂深處。
陳寅恪的一絲不茍、蔣夢麟的家國胸懷、朱自清的風趣幽默、聞一多的浪漫細膩……無一不在影響學生。
這些優良品質、大師境界,才是讓學子們 往后受益終生,于人生大事上做出正確抉擇的精髓。
這次 《西南聯大通識課》,便將聯大文學院中三座高山—— 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心理學系的精華講義文章收納其中,七大課目, 高含6000多個知識點。
來到 中文系學堂——
聞一多教授手點一根煙,意氣風華講解孟浩然、杜甫等唐詩,激動時金句頻出:
我們似為獎勵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證生活的豐富……
用詩一發泄,任何矛盾都注銷了。
我們如今真是太放縱、太夸妄、太杳小了、太齷齪了。
難怪汪曾祺不吝贊賞: 能像聞先生那般講唐詩的,并世無第二人。
朱自清短短幾句講透《詩經》三件套“賦比興”; 羅庸用浪漫想象,讓我們夢回長安; 浦江清呈現四大名著的精彩絕倫,道出竇娥冤、桃花扇背后的生命真諦……
*《西南聯大文學課》,收錄朱自清、游國恩、羅庸、聞一多、蕭滌非、浦江清6位大師當年文學課課上的經典講義文章。
“當玄宗文治武功極盛之世,漁陽鼙鼓一鳴,而兩京不守。”
國史課上, 陳寅恪教授,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還沒到講臺,便滔滔講起 《安祿山集團的民族構成》,叫人立馬進入那段歷史。
張蔭麟、雷海宗、陳寅恪、吳晗4位歷史系教授,講課風格迥異、各具千秋,為我們從夏商周到清朝千年風云變幻。
*《西南聯大國史課》,收錄4位教授的著名代表作,多個維度探尋中國歷史的發展。
哇! 哲學系的馮友蘭教授,上座率爆棚,個個聽得津津有味。儒墨道莊,竟一點也不難懂。
聽完 哲學三大巨頭教授——馮友蘭、賀麟、湯用彤的課,忽就發現,原來哲學這么平易近人。
馮友蘭教授將知識點揉碎了教你讀,賀麟老師用現代思維反觀過去、湯用彤先生則分析有深度而廣泛,實乃“名師領進門,學起來事半功倍呀”。
*《西南聯大哲學課》,3位大師圍繞中國哲學在不同時期、流派、歷史等方面闡述,引導我們了解哲學發展。
還有 傅斯年領銜的古文課, 濃縮經、史、子、集精華,讓你掌握看懂古代典籍的鑰匙;
更可看 蕭滌非大談詩詞,隨 湯用彤、張蔭麟,一享國學文化盛宴。
一套《西南聯大通識課》共7冊, 完整收錄文、史、哲課程講義,如天上北斗七星, 在長夜里引領中華文脈的延續。
*內含《文學課》《國史課》《哲學課》《詩詞課》《文化課》《古文課》《國學課》
楊振寧說: 想起在中國的大學生活,對西南聯聯大的良好學習空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
我們或許無法感知這情愫,不妨就翻開眼前這 《西南聯大通識課》,在當中尋一片星空, 打開格局,深入思考,早日覓得人生大境界。
西南聯大,不僅僅是那8年里,精英們的學府。
更是 千秋萬代、全體中國人共同的求知圣地。
1937年迄今,幾度崢嶸與風雨。打開《通識課》禮盒,如推開歷史大門,我們得以向燦爛文化朝圣。
皆篩選20多種底本,編校2年多,勘誤300多處,確保你看到的皆是大師的思想精髓。
開卷便出現 西南聯大紀念碑文拉頁,介紹西南聯大建校始末。
接著, 多幅西南聯大老照片映入眼簾,仿若帶人回到純粹的聯大時光。
封面裝幀設色古樸大氣,歲月沉淀的穩重感撲面而來,叫人愿意靜下心品讀。
為紀念 西南聯大建校85周年,禮盒特地贈送 印章一枚。
讀過7冊通識課,我們都是西南聯大人,都是梅貽琦、聞一多、朱自清等大師的學生。
戴上附贈的 聯大校徽,讓 “剛毅堅卓”的校訓精神,常在心間。
木心說過: 人生在世,應該有些高于柴米油鹽的品相。
我想這品相,當你翻開《西南聯大通識課》的瞬間,看見前輩們給你的萬丈光芒,自然知曉。
慢慢讀吧,愿你尋到屬于自己的聯大時光,更盼你如期尋到人生之美。
*廣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