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公交、地鐵、公園等地方
難免會直接接觸“熱椅子”
近日
話題“為什么不能坐別人的熱凳子”
沖上熱搜
一位網(wǎng)友提問
說在公交車上有人下車
旁邊一位男生想去坐
卻被同車的一位阿姨提醒
要等座位涼了再坐
自己也聽媽媽說過類似的話
很想知道是為什么
這個話題很快引起了討論
一部分人認為
不能坐別人坐過的熱凳子
是因為有傳染疾病的可能
不過
也有網(wǎng)友認為
這種說法毫無科學依據(jù)
“不想做熱凳子是因為心理作用”
或者是因為
“從小的教育,聽話就對了”
還有不少網(wǎng)友稱
自己在地鐵上經(jīng)常坐“熱凳子”
“等座位涼了就沒了”
“上班已經(jīng)很累了”
坐熱凳子
到底有沒有傳染疾病的風險?
大部分接觸傳播的疾病病原體,在干燥炎熱的環(huán)境中,往往也無法生存太久,而要讓它們穿透皮膚屏障,往往也需要足夠的數(shù)量和活性。
因此,只要一個人的皮膚屏障是完整的,這些板凳上的殘留物很難對個人的健康造成威脅。
但是有一些病原體,如水痘、皮膚念珠菌病、疥瘡、癬類等疾病,如果患者的皮膚發(fā)病部位直接接觸了板凳,在沒有完全失活的條件下直接接觸了下一個人的皮膚,就有傳染的可能。
醫(yī)生說,不管是哪一種傳染性疾病,傳播途徑是關鍵,比如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呼吸道傳播等等,單純的“凳子熱”是不會造成傳染的。
天氣漸熱,大家的著裝比較清涼,假設病原體要通過凳子傳播,最有可能的就是接觸傳播,但這種接觸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比如前一位坐凳子的人皮膚直接接觸到凳子,座位表面可能留下其皮屑、汗液、皮脂及皮膚表面的部分病菌。但“并不是說接觸了病菌就會被傳染,大部分通過接觸傳播的病原體對溫度和濕度都很敏感,在脫離人體環(huán)境后會很快死亡,要讓它們穿透另一個人的衣物和皮膚屏障,需要足夠的數(shù)量和活性,這種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不必過于擔心。”醫(yī)生表示。
當然,并不是說這種風險完全不存在,比如一位患有水痘、皮膚念珠菌病、疥瘡、癬類等疾病的患者因為皮膚患處破損,在座位上留下了體液,有人恰好在他離開后馬上坐到了這個位置上,并且很不巧地在接觸體液的部位也有皮膚破損,那么還是存在傳染的可能的。
醫(yī)生還提到,至于泌尿系統(tǒng)的疾病,就坐時通常有衣物阻隔,肛門或尿道并不會直接接觸座椅,因此極少有接觸傳播的可能。但同樣道理,如果前一位就坐著留下了分泌物,后一位又恰巧坐在了上面,也有可能發(fā)生逆行感染。“與其看椅子熱不熱,不如看看椅子臟不臟”。
接觸公共設施要注意什么?
對于定期保潔,干燥衛(wèi)生的公共場所,并沒有太多傳染疾病的風險。
1、遠離潮濕、清潔條件差的場所。有些場所如公共衛(wèi)生間,清潔條件較差,也比較潮濕,容易成為病菌滋生的溫床,還是盡量離遠點。
2、回家后第一時間洗臉,洗手空氣中的塵埃容易沉淀于皮膚毛孔,而手每天可能會接觸大量的公共設施,在沒有清潔的情況下接觸口鼻往往容易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病原體。因此勤洗手,并使用帶殺菌效果的洗手液可以更好守護個人衛(wèi)生。
3、注意避免人多聚集的場合在人多透氣差的環(huán)境中要配戴口罩,如果咳嗽噴嚏,注意掩好口鼻,保護自己和他人。
本期封面:
編輯:梁詩慧
責編:翟祥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