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底用藍、粉、綠三種顏色區分出自住、出租、空房,黨徽代表在職黨員,‘60’代表家有60歲以上老人,‘殘’代表殘疾人家庭,‘獨’代表獨居老人,每個標志都有自己的含義。”豐南區新華社區的網格員王甜甜指著民情網格圖說。
近年來,豐南區推出“睦鄰黨建”特色品牌,設計繪制民情網格圖,著力構建“一網統管、一網通辦”的“全科網格”,推動基層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現代化。
青年路街道在原有網格范圍內開展“民生大走訪”“民情大排查”等活動,設計專用居民情況登記表與網格情況統計表,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記房屋狀態、居民基本信息、聯系方式、興趣專長以及人員類別,更新居民底冊臺賬。以網格為單位,按照樓棟、底商實際方位排列繪制民情網格圖,一戶一格。對照居民底冊臺賬,在網格內以不同圖標顯示12類人群。
據了解,民情網格圖可以更清晰、更直觀地展現網格的居民構成,便于快速查詢檢索。在工作中,社區工作者人手一份,可隨時查閱、隨時補充。相較于以往的表格臺賬,民情網格圖更有利于工作人員運用上手,方便各類志愿者、熱心居民協助社區有針對性地開展為民服務與社區治理活動,如對獨居老人,每日電話聯系、每周上門探訪;對殘障人士,定期上門辦理各類業務,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對60歲以上老年群體,重點關注他們的用餐、用藥、就醫等問題。各社區真正做到“社情民意無遺漏、為民服務無縫隙、社會治理無盲點”,切實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訊員王子娟 于杰 記者馮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