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李佳樂 (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
近日,廣東東莞一民辦學校一項“學生趴桌午休收費200元”的通知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學校家長對其收費存在質疑,甚至舉報投訴。有網友表示,“我們上學時候經常趴在課桌上睡覺,從來沒聽過要收費。”8月29日,涉事校方回應,在校午休屬課后服務,按規定收費,且收費是經過當地發改局批準的。(8月29日 澎湃新聞)
學校不應將教育和利益本末倒置,如果學校過于在細枝末節茍求蠅頭小利,過于追求經濟效益,那便偏離了教育的意義,與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相背離,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身為教育者的失職。
校方為午休提供服務而有償應適度。學生午休方式有三種:趴睡(每生每期200元);教室午休墊躺平(每生每期360元);午休室床位(每生每期680元)。遵循自愿原則由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學校統一化管理能為學生增加保,減少校園隱患,為午間睡眠營造舒適環境,為下午的學習蓄力固然是好,但利用提供午休服務似乎成了校方提高利潤的契機。后兩種收費標準可以理解,需要校方花費成本提供場地裝備等,但趴桌睡覺沒有侵占集體資源,并未享受校方提供的其他資源卻需收費很難讓群眾理解,也使不少家長疑惑、投訴。校方應傾聽學生呼聲,結合實際需求,做出切實恰當的措施,為學生們提供服務的同時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以提高學習成果打下堅實基礎為決策出發點,而不是一味地以提供服務換取經濟效益為目的。
政策上合理但本質上不妥,民辦學校也要平衡好學習效果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此學校提出的午休規定于今年3月份由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和教育局通過并聯合印發。雖然本著遵循自愿原則由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但以“自愿”為捆綁午休而獲得利潤,失去的是家長對學校教育資源與培養能力的信任。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將資源投入于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設備更新上來,其獲得的成果遠比細枝末節的蠅頭小利更有教育意義。如何收取學校提供服務的費用、怎么收取,校方的決策、家長的質疑、教育部的監督,三方應本著教育為根本的目的,提出能切實可行的、實現公共利益的好決策。
教育和利益不能本末倒置,學校“亂收費”“強制性自主選擇”現象仍然很普遍,仍需社會多方共同努力,處理好教育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才能建設好以社會效益為首位的學校隊伍,在符合群眾需求的政策方針下更好的讓學生享受教育資源,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用之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