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國慶節以來快速拉漲的豬價在近日漲勢漸緩。記者梳理發現,自上周五開始生豬現貨價格連續回落,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由10月14日的28.36元/公斤回落至10月17日的26.98元/公斤,跌幅約4.9%;期貨市場方面,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301本周一跳空低開,盤中一度下跌近1.5%,隨后跌幅逐漸收窄,最終報收23780元/噸,跌幅達0.4%。
談及近日來豬價下跌的原因,格林大華期貨生豬分析師張曉君告訴記者,一方面是政策推動養殖端出欄有所增加,在國慶節豬價大幅上漲后,國家再度出臺保供穩價調控措施,10月14日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儲備豬肉2萬噸。在保供穩價政策疊加高額養殖利潤推動下,不僅大型豬企主動加大出欄量,部分區域散戶的出欄積極性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10月來豬價大幅拉漲后,終端市場對高價豬肉承接能力不足,屠宰企業白條銷售滯緩,下游消費對豬價支撐力度有限。
“從期貨盤面來看,在國家保供穩價政策的調控背景下,市場預期有所改變,對于豬價上行空間以及二次育肥出欄的擔憂,使得期貨端的漲幅逐步放緩,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301較現貨出現較大幅度貼水,也反映出資金市場的偏弱預期。”國聯期貨農產品事業部徐亞光認為。
據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截至10月12日,全國生豬出場價格為26.38元/公斤,較9月28日上漲7.45%。14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稱有專家指出即使考慮近年來成本上升因素,目前生豬價格也已經處于過高水平。
在徽商期貨生豬分析師尉秀看來,國慶假期以來豬價強勁上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部分企業國慶假期放假歇業影響,生豬短期供需錯配;二是部分區域國慶期間二次育肥再次入市,共同拉低了生豬出欄均重;三是部分養殖戶非理性的過度壓欄惜售等行為,使市場供應量有所減少,導致生豬市場價格出現短時間內脫離供需基本面的表現。
展望后市,尉秀認為,一旦短期的供需錯配得到緩解,壓欄和二次育肥的生豬集中出欄,豬價將出現階段性快速回落。目前,集團場出欄量有所增加,但散戶惜售情緒仍存,整體豬源供應尚可,屠宰端訂單相對平穩,下游消費市場現階段無利好提振,預計短期豬價以觀望調整為主,四季度生豬市場整體以“穩”字當頭。
徐亞光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生豬現貨價格持續上漲,養殖企業補欄積極性逐漸增加,生豬產能逐漸恢復;進入9—10月后,生豬二次育肥情緒高漲,二次育肥存欄數量有一定增加,預計多數育成肥豬將在11月份至春節期間陸續出欄,市場供給存在階段性的額外增量,對后期豬價形成壓制。
對于生豬養殖戶來說,徐亞光告訴記者,目前頭均生豬養殖利潤為千元左右,處歷史相對高位,建議生豬養殖戶在目前的價位下順勢出欄育肥豬,相較于后續節前集中出欄,更有利于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張曉君也表示,雖然目前養殖利潤高企,然而自今年5月起能繁母豬存欄就持續回升,對應明年二季度豬價大概率又將進入下跌通道。因此,建議養殖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參與生豬期貨賣出套期保值、“保險+期貨”或場外期權等期貨及衍生品等金融工具來有效規避未來豬價的下跌風險,提前鎖定養殖利潤。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