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國內有色品種整體走勢出現分化。截至下午收盤,銅、鎳主力合約收漲,分別上漲1.17%和1.22%,而鋅、錫走勢偏弱,分別下跌2.14%和1.2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華期貨咨詢服務部金屬總監夏瑩瑩對記者表示,近期來有色金屬表現漲跌不一主要原因在于品種的基本面存在分化。相比之下,銅、鎳的下游需求較強,疊加庫存水平較低,基本面表現偏強。
“以鎳為例,目前其下游需求韌性較強,三元電池需求持續增加,MHP供應偏緊;鎳鐵需求也在不銹鋼產量環比改善的情況下有所增加;同時純鎳需求維持剛性,鎳元素需求短期預計環比增加。”夏瑩瑩說。
新湖期貨有色研究員李瑤瑤也表示,當前全球純鎳庫存持續處于歷史低位,而鎳的需求則表現向好。據Mysteel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不銹鋼粗鋼產量環比增加12.1%,其中300系環比增加7.8%,10月預計國內不銹鋼粗鋼排產環比繼續回升,不銹鋼領域鎳需求好轉,在成本支撐以及需求改善的帶動下,鎳鐵價格得以持續回升;同時新能源領域鎳需求維持強勁,近期市場MHP供應轉向偏緊,硫酸鎳價格亦有所走高,個別原料緊缺的企業計劃采購鎳豆。
“此外,四季度菲律賓主礦區進入雨季,可流通貨源減少,使得鎳礦報價有所回升。”李瑤瑤認為,總的來看,在鎳低庫存的背景下,需求回暖提振鎳價,預計短期鎳將震蕩偏強運行,但需警惕宏觀面對鎳價的壓制。
銅方面,在上周五多位美聯儲官員的鷹派立場有所“松動”的背景下,市場對美聯儲在12月加息75BP的預期下降,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預期有所修正,銅價在周一迎來大幅反彈。
夏瑩瑩分析表示,銅因與其他有色品種相比金融屬性更強,因此美元指數等宏觀指標的變動對銅價的影響會比其他有色品種更強,近期美指的下跌對銅價形成較強的提振作用。
從銅的基本面來看,李瑤瑤告訴記者,周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9月國內基建投資同比增長11.2%,在新能源領域和基建投資的提振下,國內銅消費表現尚可,9月線纜企業開工率同比增加0.65個百分點,銅桿企業開工率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預計四季度國內銅消費仍有韌性。從供應來看,國慶節后國內銅庫存大幅回升,截至10月21日,上期所庫存較9月30日增加5.9萬噸至8.9萬噸,庫存回升使得銅現貨升水下調,盤面BACK價差收窄。預計四季度隨著國內電解銅產量的提升,銅庫存或延續回升,低庫存高升水對銅價支撐力度將減弱。
“此外宏觀面上,11月美聯儲加息75BP仍是大概率事件,高通脹背景下全球央行激進加息,海外經濟衰退預期持續壓制銅價。總的說,我們預計四季度銅價將呈區間震蕩運行。”李瑤瑤說。
從周一下跌的有色品種來看,夏瑩瑩認為,鋅、錫基本面相對較弱,受下游需求疲軟影響,庫存均為累庫狀態。
錫方面,數據顯示,滬錫自9月下旬以來呈震蕩下跌走勢,自9月22日180740元/噸的高點下跌15730元/噸,下跌幅度達8.7%。
在夏瑩瑩看來,錫價近一個月來下跌的主要原因來源于其下游需求端的利空。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減少,進而導致整個錫焊料端的需求出現明顯的下滑。以三星、蘋果為首的手機終端生產商出貨量明顯下降,排產也在逐步下移,導致了錫下游需求的疲弱。同時,錫較弱的需求也反映在了錫的庫存表現上,從國內看,錫的社會庫存從8月底的1800余噸逐步累庫至4100噸以上;而海外方面累庫情況則更為嚴重,目前庫存已從年初2000噸附近的水平上升至4700噸附近。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錫價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主要問題仍聚焦在需求端。與其他有色品種相比,錫受自身基本面的影響更大,因此當需求不好時,錫價下跌也會比較明顯。因此,我們認為錫價未來有進一步下跌空間。”夏瑩瑩說。
而在本周一領跌有色板塊的鋅自9月底以來則呈現震蕩上漲的走勢,自9月28日的低點23260元/噸漲至目前的24675元/噸。但本周一,滬鋅下跌幅度超2%,領跌有色板塊。
“鋅價前期上漲主要是因為部分持貨商長單交倉,導致現貨流通不足,但隨著交割結束后,貨物流通恢復,支撐鋅價堅挺的因素也逐漸消失。”夏瑩瑩說。
從目前來看,夏瑩瑩進一步表示,鋅存在供增需減的預期,其基本面呈現走弱跡象。供給方面,9月以來鋅礦進口窗口打開,當前煉廠原料庫存和礦港口庫存處于高位,礦端供應走松;同時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鋅礦進口39.06萬噸,同比增加53.92%;此外精煉鋅方面也有產量增加預期,節后鋅錠自煉廠流向社會,供給增加。需求方面,隨著旺季將過,預計鋅的需求將環比轉弱,庫存可能繼續增加。總的看,預計后市鋅價將以偏弱運行為主。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