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情緒低迷,商品價格集體回調。從建材相關板塊來看,螺紋、玻璃價格的盤面估值已跌破當前生產成本且仍然延續下跌形態,其它黑色系相關品種走勢亦不樂觀。目前,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均已接近兩年低點。雖然9月份都出于對“銀十”旺季預期有小幅反彈,但力度大幅受限。自國慶假期以來便處于持續下跌通道,截至10月25日日內收盤,螺紋期貨和玻璃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價格分別較9月底下跌5.92%和6.5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25日,金晶科技發布公告,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4978.96萬元,同比下降89.29%;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4.15億元,同比下降66.73%。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9.58億元,同比上漲12.08%;前三季度營業收入56.83億元,同比上漲11.63%。報告期內,公司浮法玻璃類產品同比銷售價格下滑以及原、燃料成本上升。
“當前螺紋自身矛盾并不突出。雖然上周螺紋產量進一步回升,同比增幅達9.69%,但螺紋表需已連續四周同比正增長,上周表需同比增幅達 10.54%,速度上較產量增幅擴大。再加上螺紋庫存也出現23.11%的較大幅度去化,其現貨供需仍在改善過程中。”光大期貨分析師張凌璐解釋說。
而玻璃自身矛盾則在于供應高位而需求落實持續不及預期的不匹配格局中。
“盡管下半年以來玻璃產線放水冷修數量不斷增加,但當前行業日熔量仍處于16.56萬噸的高位,雖然同比有所回落,但其絕對水平處于除2021年之外的最高位。而需求端則長期面臨疫情反復、產銷無法長期維持高位、旺季需求多次落空等干擾。”張凌璐表示,時至10月底,玻璃需求端將再次面臨北方樓盤臨近停工、銀十旺季再度落空等多方面影響,企業庫存長期處于同比最高位。
長期供強需弱的格局使得玻璃處于弱勢。記者了解到,玻璃屬于地產后端產品,即使在地產復工復產、保交樓的政策托底下,需求兌現也會晚于螺紋,故其表現弱于螺紋。受玻璃、螺紋等建材期貨品種的拖累,且自身未來供需格局由強轉弱預期持續加強,純堿市場也持續維持弱勢。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目前主導玻璃純堿走勢的關鍵因素在于玻璃的需求不濟。
“目前主導玻璃和純堿走勢偏弱的主要因素在于房地產市場恢復緩慢以及消費信心的下降。”申萬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陸甲明表示,玻璃純堿由于處于房地產產業鏈的末端,存在商品實物需求釋放緩慢的特點。在實體需求緩慢以及消費預期保守的因素下,今年玻璃和純堿市場表現出旺季不旺的特點。
“整體來看,今年訂單確實不夠充足,9月后市場環比有好轉,但增量極其有限。沙河玻璃網顯示,加工企業8—9月訂單略有好轉,但10月訂單不佳。今年旺季訂單較往年下降50%。” 在齊盛期貨分析師孫一鳴看來,造成旺季需求難有起色的原因在于地產商資金回籠出現問題。“以目前其資金來源結構看,近50%的資金來源于地產銷售,而近期成交數據幾乎一直貼五年同期底部運行,部分時間內創五年新低。” 孫一鳴表示,市場并不是缺少竣工需求,而是短期沒有足量的資金來完成這部分需求。
同樣,在陸甲明看來,“金九銀十”房地產消費的大背景下,地產端修復雖然有所展開,但是對于平板玻璃的需求拉動仍然有限。“當前,玻璃檢修端已然收縮,去庫速度緩慢仍是后市隱患,玻璃的供需修復仍然需要時間。”陸甲明稱。
張凌璐認為,后期玻璃走勢能否反轉,主要看供給端。供給端一方面看行業生產水平下降力度,而生產水平又主要取決于玻璃產線冷修落實情況。“目前市場較為統一的看法是在需求的弱勢下,玻璃行業放水冷修數量將進一步提升。”張凌璐稱,另一方面,看行業庫存。當前玻璃企業庫存處于同比最高狀態,且高出往年同期幅度達到62%。后期企業庫存何時去化至同期合理水平,對玻璃價格走勢將產生關鍵影響。
今年傳統旺季周期“金九銀十”基本落空,后期地產需求將進入季節性淡季。北方工地面臨停工周期,建材行業需求端難以出現明顯改善。對建材板塊而言,目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仍在于保交樓的推進力度。而政策出臺后,如何解決地產企業資金情況仍是政策落實力度的關鍵因素。“在建材需求真正大幅提振之前,短期市場大概率仍舊維持較低迷的狀態。”孫一鳴說。
歐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衰退信號再現
近日,歐美多數據顯示,歐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全球經濟衰退信號再現。
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49.9,創2020年6月份以來新低,Markit服務業PMI初值降至46.6,連續四個月萎縮。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為46.6,創28個月來低位,服務業PMI初值為48.2,前值為48.9.歐美PMI同步走弱,并全線回到榮枯線下方。
“歐美制造業PMI大幅不及預期反映出經濟衰退壓力在不斷增強,且歐洲面臨的壓力較美國更大。”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劉順昌表示,當前歐洲10%的CPI和45%的PPI使通脹對消費和總需求的負反饋更為明顯,歐洲大概率在四季度進入衰退。美國比歐洲的情況好,但依然面臨衰退的壓力。
彭博數據顯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接近100%,上一次接近100%概率出現在2019年,即未來一年內美國經濟將由衰退預期逐步進入現實。
“相關數據釋放出了歐美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國貿期貨宏觀分析師鄭建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回顧過去50年,美聯儲進行了9次加息周期,其中有7次加息的終點是經濟衰退,本輪美聯儲加息的力度和幅度比較激進,更容易引起經濟衰退,我們預計美國經濟最快將在明年二季度出現衰退。“歐洲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歐洲通脹以供給端約束推高成本為主,在成本推動型通脹中緊縮貨幣政策,降通脹的代價是更顯著的經濟衰退。”鄭建鑫說。
按照經典的美林投資時鐘來看,經濟衰退階段股市和商品往往表現較差,而債券則相對容易出現牛市。
當前,全球經濟衰退信號再現,高通脹下,美聯儲持續加息,高通脹和高利率對總需求的負反饋正在加速,股市和大宗商品需求端承壓,且壓力不斷增大。“后期在美國經濟由衰退預期進入現實過程中,對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的沖擊將加大。”劉順昌說。
“現階段美股正處于美聯儲加息帶來的‘殺估值’階段,還將面臨經濟衰退帶來的盈利預期轉差的沖擊,預計美股調整尚未結束。美債利率目前接近于加息帶來的上行階段的尾聲,美國經濟衰退信號更加顯著之后,美債利率或率先下行。”鄭建鑫說。
需求走弱,大宗商品難言樂觀
記者了解到,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與經濟周期高度相關,在經濟衰退環境下,全球總需求下降帶動商品需求持續走弱,大宗商品往往表現較差。
在劉順昌看來,近一個月以來,國內大宗商品的回落也跟需求走弱有關。“伴隨歐洲和美國經濟衰退壓力的不斷增強,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傳導也在加大,疊加國內房地產和疫情防控等因素,需求走弱在預期之內。大宗商品內不同板塊間走勢略有不同來自品種供應端的差異。”
歐美央行加息和經濟衰退是當前資本市場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在此背景之下,股市和商品都將長期承壓。“盡管全球供應鏈緊張的局勢短期仍對商品有一定的支撐,但商品需求長期下降的趨勢難以扭轉,供給也將在中長期得到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將長期承壓。”鄭建鑫說。
“由于過去幾年產能投資不足,且受地緣政治和疫情反復等因素的沖擊,全球生產供給恢復偏慢,大宗商品短期存在一定的支撐。但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不斷上升,未來全球總需求將進一步回落,同時,供應短缺問題也將在中長期逐步得到改善,疊加金融環境持續收緊,大宗商品的中長期走勢將趨于下行。” 鄭建鑫認為。
在劉順昌看來,未來大宗商品走勢依然會受到需求端的持續利空影響。需要關注的是,不同品種供應端的差異,有供應超預期下降的品種或相對抗跌。
周二,除了歐美PMI數據之外,蘇納克將成為英國新一任的首相消息也備受市場關注,新首相上臺后將會采取怎樣的政策應對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呢?
“與前任首相特拉斯激進的減稅政策在英國市場引起災難不同的是,蘇納克對英國經濟領域有著更專業的把握,蘇納克早就對英國的通貨膨脹問題發出了警告,在財政上傾向于采取穩健的立場。”鄭建鑫介紹說,在擔任財政大臣期間,他曾推出了大規模借貸和社會扶持政策,幫助人民渡過難關,一度獲得很高的民意支持率,但在擔任財政大臣后期,英國財政政策逐漸轉向削減公共開支,這引起了支持率下降和反對聲浪。
據英國媒體報道,蘇納克最關注稅收議題,更傾向于“財政審慎”政策,建議首先處理財政赤字問題,并暗示會進一步削減公共支出。在經濟政策方面,蘇納克承諾“回歸傳統、保守的經濟價值觀”,主張放寬金融監管,為企業提供長期資本。
在鄭建鑫看來,蘇納克擔任過財政大臣,比前任具有更豐富的經濟管理經驗,所推出的政策將更加審慎,預計不會引起資本市場新一輪的動蕩。
“蘇納克上任后穩定市場是其首要任務,必須盡快解決特拉斯在其45天任期內引發的市場崩盤和財政政策180大轉彎問題,其在競選中承諾實行保守的財政政策,財政政治的不確定性下降,減輕了市場對政治不穩定給經濟帶來的巨大下行風險,貨幣市場下調了英國央行加息預期,帶動國債收益率下滑。”劉順昌說。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