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于上游的PTA和乙二醇而言,聚酯工廠開工情況帶來的需求端變化無疑是價格的一個直接影響因素。但是如果沒有出現集中的主動性減停產,僅依靠利潤驅動的自發減產降負帶來的需求變化,對原料端的供需格局將呈現相對漸進式的影響。當前狀況下自下游傳導的需求仍然相對堅挺,且在年內已經進行了多次集中減停產后,聚酯工廠在開工上的考慮會更多傾向于觀望和跟隨態度,而短期的高頻數據指標對聚酯負荷的影響將相對有限。
在成本端抬升和需求端走弱的雙重擠壓下,從2022年開始,多數聚酯產品(除瓶片外)的加工利潤水平就下跌到了盈虧平衡附近,與此同時各產品的庫存則維持在高位。在微薄的利潤狀況下,2022年的聚酯工廠進行了一系列去庫存的努力,然而結果收效甚微。對于聚酯工廠而言,可以選擇的操作無非就是要么“躺平”,通過減產降負緩解庫存壓力;或者繼續“內卷”,通過降價促銷,繼續壓縮利潤去庫存以保住現金流。在當前時間節點下,躺和卷,怎么選?
(相關資料圖)
圖聚酯各產品利潤情況(元/噸)
數據來源:CCF 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圖滌絲工廠綜合庫存(天)
數據來源:CCF 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時間已經進入十月下旬,對于紡服產業鏈而言,大體“金九銀十”的旺季訂單已經臨近結束。實際上,經歷了前三季度的疲弱表現,市場似乎整體對四季度的旺季缺乏信心,認為即使有季節性提振,實際幅度也必然有限,甚至可能“金九銀十”的高峰未必會到來。
事實上,盡管很多指標體現當前產業的運行仍然存在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從微觀數據來看聚酯下游的實際表現還是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的預期。盡管從終端銷售和訂單的角度來看,2022年旺季的表現不說較2019-2020年,甚至相較受限電影響的2021年都是偏弱的,但是傳導到織造端,其實整體9-10月的運行還是相對積極的,織機負荷有了一個明顯的攀升,接近了2018-2019年同期的水平。這一變化體現了產業鏈下游應對預期不足的自然反應,因為對終端需求并不樂觀,因此織造端整體備貨持續偏低;但正是因為下游庫存的壓縮,導致在終端疲軟的情況下聚酯和織造能夠維持相對可觀的運行狀態。
圖江浙織機開機率(%)
數據來源:CCF 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那么在當前時間節點下,聚酯端又將如何操作?
進入四季度以后,在低利潤、高庫存和弱需求的壓力下,結合2023年春節時間偏早,聚酯工廠提前進入減產放假的消息甚囂塵上。但是9月以來,盡管庫存壓力嚴峻且各產品紛紛進入虧損,但是聚酯負荷卻始終維持在80-85%之間的位置,并沒有出現進一步的降負,裝置變動也多體現為原有減停產裝置的重新開車和新裝置減停產同步進行,開工負荷的波動甚至較之利潤更好的上游更低。
圖聚酯工廠綜合開工率(%)
數據來源:CCF 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當前時間聚酯端能夠維持負荷而沒有進一步“躺平”,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盡管終端預期的疲弱不可避免,但是從直接下游傳導來的需求來看,其實聚酯的需求還是不錯的,甚至處于二季度以來的高位。下游終端備貨量偏少形成新常態后,織造端應對新訂單的余量有限,因此偏上游的聚酯-織造端自然將承擔更大的生產壓力。另一方面,9月聚酯原料的價格較之7月有了顯著下降,聚酯成本端壓力驟減,對于聚酯工廠而言,就有了更大的空間降價促銷,通過以價換量的手段緩解庫存壓力。對于聚酯工廠本身而言,考慮到很多工廠在二三季度已經進行了至少一次減產降負,出于維系現金流的需要,在真正進入春節放假之前,在四季度初期就進行檢修也并不合理。
對于上游的PTA和乙二醇而言,聚酯工廠開工情況帶來的需求端變化無疑是價格的一個直接影響因素。但是如果沒有出現集中的主動性減停產,僅依靠利潤驅動的自發減產降負帶來的需求變化,對原料端的供需格局將呈現相對漸進式的影響。
基于上文的分析,當前狀況下自下游傳導的需求仍然相對堅挺,且在年內已經進行了多次集中減停產后,聚酯工廠在開工上的考慮會更多傾向于觀望和跟隨態度,而短期的高頻數據指標對聚酯負荷的影響將相對有限。在看到下游織造端出現實質性見頂回落的態勢之前,聚酯端出現提前降負的概率還是相對較低的。在其他下游瓶片負荷維持高位、短纖負荷也底部回升的基礎上,預計在11月下旬之前,聚酯總體的開工水平將很難出現實質性的下降。那么對于原料端PTA和乙二醇,至少在01合約的交易上,需求端很難講出更多的故事了,供給端仍然是接下來的核心關注點。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