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我們在《生豬:輕舟已過萬重山》中提到了三個大的預期偏差:存欄基數的預期偏差、二次育肥的預期偏差、補欄規模的預期偏差。在定價邏輯主要以市場化定價邏輯為基礎的前提下,我們對于當前到明年二季度供需場景維持前期判斷,主要的原因前文基本已經提及,不再贅述。關于補欄的預期偏差上文雖然沒有提到,但關于補欄問題的邏輯鏈條和對于存欄去化的邏輯鏈條本質上也是一致的,這里也不多贅述。所有邏輯的呈現最后體現為下面這張利潤圖。
圖1:自繁自養養殖利潤(單位:元/頭)
數據來源:Wind、中糧期貨研究院
近期關注兩個問題:壓欄的釋放,補欄的回暖。上周現貨市場情緒幾乎崩潰,前期壓欄和二次育肥的大豬集中出欄。這一種情緒來源于供需兩端的影響,供給端集團型企業響應保供穩價策略,出欄計劃積極推進,導致市場壓欄和二次育肥散戶失去對于未來豬價的看漲信心。需求端受到降溫天氣推遲,終端消費遲遲沒有出現好轉,短期高價抑制需求的狀態得以體現,屠宰場收豬積極性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從出欄壓力來看,我們認為出欄壓力短期可能還沒有充分釋放完畢,未來需要關注兩個問題:這一波下跌散戶的心理價位是什么位置,目前是否到達?終端消費能否下落過程中快速銜接?這兩個因素會影響散戶是否一次性將大豬存欄釋放完成。
圖2:存欄基數的偏差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中糧期貨研究院
最后,關注補欄的問題,10月份現貨市場超預期上漲改變了市場對于2023年全年豬價的預期,市場母豬和仔豬的補欄積極性出現了明顯的提升。未來需要關注這種積極性的提高是否會對于2023年下半年的行情產生不一樣的影響。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