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10月31日跌多漲少。截至31日下午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綜合指數收報181.80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29點,跌幅1.78%。其中,滬鋅主力合約跌超5%;焦炭、滬鋁、鐵礦石主力合約跌超4%;焦煤、玻璃、螺紋鋼、滬鎳、LU、純堿、棉花主力合約跌超3%。上漲品種方面,尿素、豆粕、蘋果主力合約漲超1%。
來源:文華行情系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尿素尾盤減倉收高豆粕盤中急漲
“銀十”最后一個交易日,國內活躍商品鮮有收漲,截至收盤時,僅尿素、豆粕、蘋果三品種收盤漲幅超過1%,分別為1.58%、1.21%和1.09%。其中尿素尾盤更是顯著減倉,主力合約最終由凈增倉轉為凈減倉。
需求轉弱是拖累商品走低的主要因素。隆眾資訊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27日的一周,國內尿素企業總庫存環比增加了3.67萬噸,至97.43萬噸,為去年12月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尿素企業開工率仍小幅回升至69.56%。這凸顯了尿素市場目前需求推進緩慢,這也成為尿素市場的主要利空。在齊盛期貨看來,雖然短線在東北預期儲備需求、淡儲以及復合肥冬儲肥生產原料備貨的帶動下,尿素行情有一定企穩可能,但從長期趨勢看仍然偏弱。
受外圍市場消息影響,農產品31日早盤跳漲,其中粕類價格更是直線拉升。截至收盤,豆粕、菜粕雙雙收高。俄羅斯29日指責烏克蘭襲擊參與保障海上糧食走廊安全的俄船只,并宣布暫停參與執行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受此消息提振,CBOT小麥跳空高開7%,大豆、玉米也不程度走高,成本推動再給粕價提供走高動力。國信期貨指出,當前連粕受到美豆、現貨的支撐走高,不過由于11月進口或有明顯增加,市場上方拋壓也較為沉重,短期在現貨尚未修復前,粕市場震蕩格局延續。
其他品種方面,花生、玉米、雞蛋、白糖也分別收高0.22%至0.85%不等。
商品大面積下跌有色、黑色跌幅居前
本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商品市場表現慘淡,大面積下跌,其中有色金屬及黑色產業鏈商品跌幅居前,滬鋅主力合約跌超5%;焦炭、滬鋁、鐵礦石主力合約跌超4%;焦煤、螺紋鋼、滬鎳主力合約跌超3%。
宏觀方面,11月份美聯儲加息再度臨近,有色金屬價格面臨宏觀壓力。具體來看,對于滬鋅,國泰君安期貨表示,中期角度,終端需求難覓增量,疊加冶煉端原料充裕且利潤豐厚,仍以偏空思路為主,不過近期低位社庫預計將提供一定的支撐,限制下方空間。而對于滬鋁的大跌,申銀萬國期貨認為,主要邏輯來自宏觀壓力和產業趨弱的共振作用。整體上,鋁供需呈現雙弱格局,旺季逐步淡去后,鋁價再度承壓運行為主。
由于終端需求始終未及預期,黑色系商品在負反饋邏輯的主導下全線下跌。在東海期貨看來,目前需求持續不振,金九銀十旺季結束后鐵水產量開始回落,進入秋冬季,下游面臨季節性環保限產以及粗鋼壓減政策的壓制,而鋼廠利潤遲遲未得到修復,需求負反饋持續,焦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此外就鐵礦石而言,中信期貨也表示,目前鋼廠尚未開啟全面減產,因此從基本面的預期層面來看,鐵礦石仍有下行驅動。
今日化工品也集體走弱,其中純堿大幅下挫,盤中跌超4%,尾盤拉升后收跌3.23%。除了市場對地產板塊的悲觀情緒以及海外各央行加息預期在宏觀層面給予的壓力外,就純堿自身基本面而言,光大期貨表示,目前低庫存對價格提振的作用較為有限,且后續開工預計維持在90%附近,為近幾年最高位,供給端或逐漸寬松,累庫格局大概率顯現。因此在玻璃產銷難以長期維持高位的拖累下,純堿市場或難以扭轉頹勢,建議仍以弱勢波動的思路來對待。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