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巴西大選終于落下帷幕,勞工黨候選人盧拉在大選中獲勝。
為什么巴西大選對于原糖定價如此重要?
(資料圖片)
巴西長時間是全球食糖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將甘蔗乙醇運用最成熟的國家,通常每個榨季有4-6成的甘蔗用于制醇,而具體的比例取決于制糖和制醇的性價比,當乙醇價格更高時,巴西將更多的甘蔗用于制醇,從而邊際減少全球食糖的供應;當食糖價格更高時,則反之,全球食糖供應面臨增加的風險,從而導致全球糖價承壓。而乙醇的價格波動常常跟隨國內其他能源價格波動,此外巴西在今年之前施行的是“內外油價掛鉤”的能源定價模式,因此國內汽油、乙醇價格理論上跟隨國際原油價格波動。
為何今年原油價格和原糖價格波動出現一定程度的脫鉤?
基于以上的邏輯,巴西成為鏈接原糖和原油價格正相關的鏈條,但今年由于是巴西大選之年,候選人以限制能源價格、抑制通脹為籌碼爭奪選票。
其中前任總統通過給國家石油公司領導層施壓限制其上調汽油基準價格、下調燃料稅和聯邦稅導致乙醇價格失去性價比。其中博爾索納羅取消了聯邦能源稅,并帶領各州削減其他燃料稅,以提高他連任的機會。由于對化石燃料的稅收較重,乙醇在加油時失去了相對于汽油的價格優勢。博爾索納羅還表示,他沒有明年恢復稅收的計劃,因此糖廠將避開乙醇并增加食糖供應,這可能會降低甜味劑的全球價格。
盧拉在選舉中承諾改變國有控股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4.SA)的燃料定價政策,以降低汽油價格,即巴西國內可能面臨長時間內外價格定價脫鉤,制醇的利潤面臨進一步的擠壓。
受以上因素影響,巴西國內油價長時間未能跟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一時間 “原油-汽油-乙醇-原糖”間的價格傳導在今年失效,因此我們看到今年原油價格并未給原油帶來理想的漲幅。
盧拉代表的勞工黨曾經給糖市帶來怎樣的影響?
現任總統盧拉倡導綠色經濟,是巴西生物燃料重要的推行者,誓要重塑國營巴西石油公司在該國能源轉型中的角色,使其更加關注可再生能源投資,并能夠趕上歐洲和拉丁美洲公司在脫碳戰略上的進程。此外盧拉計劃為 50 萬平方公里(193,000 平方英里)的亞馬遜雨林授予新的保護地位、打擊森林砍伐、補貼可持續農業并改革巴西的稅法以迎來綠色經濟。
從盧拉對于清潔能源的推崇來看,似乎盧拉的上任利好作為生物燃料的甘蔗制醇業,但是盧拉仍面臨上任何如何抑制通脹的問題,因此盧拉在選舉中承諾改變國有控股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4.SA)的燃料定價政策,以降低汽油價格,即巴西國內可能面臨長時間內外價格定價脫鉤,那么最終將導致制醇的利潤面臨進一步的擠壓,含水乙醇價格持續處于較低的水平,巴西糖廠更傾向于制糖,在印度、泰國均存在增產的預期下,巴西產量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食糖供應的寬松。
和盧拉同為工人黨的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 (Dilma Rousseff) 在2011 年至 2016任職期間,給糖業和乙醇行業帶來了嚴重破壞,因為政府人為地壓低汽油價格以遏制通貨膨脹。乙醇的利潤率和全球食糖價格一同下降,其中原糖最低降至10美分/磅,此期間,工廠以低于生產成本的 60% 的時間出售乙醇,數十家工廠破產。
來源:CEPEA,中信建投期貨整理
來源:WIND,中信建投期貨整理
如果說博爾索納羅連任對原糖、乙醇的利空是較為注定的,盧拉上任后政策則相對變得不確定,一方面他主張新能源和碳減排計劃的推進,意味著乙醇行業將獲得更多的投資;但是另外一方面抑制通脹依然較為棘手,因此盧拉或履行在選舉中提到的“內外油價脫鉤”的計劃,那么對于乙醇行業、糖業的利空或是2011-2016年的重蹈覆轍。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 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