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1月4日電 現階段,國內化肥市場進入秋季肥用肥到冬儲備肥之間的過渡階段,市場以消化庫存為主,新采意愿較低。受此影響,下游復合肥企業整體開工繼續下降,原料消耗及補倉需求弱。10月,邊貿口岸新簽鉀肥供應合同,即到岸價480-490美元/噸。按照當前匯率折算,約折合進口成本價3800元/噸左右。然而,截至10月底,邊貿62%白鉀報價下跌至3500元/噸,較9月末價格下跌375元/噸,跌幅為9.7%;較去年同期下跌9.7%。可見,當前鉀肥銷售價格已完全跌破成本線。
冬儲備肥,作為年內化肥行業的收官之戰,各地企業早已提前布局,通過打款計息、價格保底等政策釋放,意在鎖定下游潛在客戶。然而,伴隨磷復肥會議延期,打亂企業開工、備肥計劃,也為市場帶來較多不確定性,進一步加重商家對后市預判趨于悲觀。以下是當前鉀肥市場備受關注的幾個方面:
(資料圖)
新一輪鉀肥大合同簽訂“撲朔迷離”
10月,全球鉀肥市場陷入供強需弱狀態,價格持續震蕩下行。本月中國邊貿口岸鉀肥供應合同價480-490美元/噸,根據往年海運合同價比邊貿口岸價格低10-30美元/噸推算,初步預計2023年中國鉀肥大合同價格不高于450美元/噸。另悉,有消息稱,印度新簽鉀肥大合同意向價為380美元/噸(到岸價),較年初價格下跌210美元/噸,跌幅達到35.6%。雖消息未證實,但可以反映出業內商家對后期鉀肥價格走勢預判悲觀。受此影響,國際、國內鉀肥供貨商“去庫存”意識仍將不斷增強,或為后期價格下跌埋下伏筆。
中歐班列與邊貿口岸鉀肥存在交替過貨的可能
三季度,中歐班列鉀肥過貨量明顯增大,而且“多地開花”現象凸顯。其中,中歐班列鉀肥月到貨量峰值已達17萬噸,但受倉儲限制、銷售等因素影響,鉀肥結轉庫存量增大,并憑借運距短、價格低等優勢,將繼續稀釋港口、邊貿鉀肥的市場份額。10月中歐班列鉀肥整體過貨量下降,而邊貿口岸新簽鉀肥供應合同,開始為冬儲啟動做準備,但新舊貨源共存于市場,競價出貨現象依舊存在。卓創資訊認為,四季度內,中歐班列與邊貿口岸存在交替進口鉀肥的可能,目的是通過延緩到貨時間,為國內經銷商預留出貨物周轉以及銷售的時間,有助減緩市場看空情緒。
多地復合肥企業提前布局冬儲競爭或愈加激烈
國慶假期后,華中、華北地區復合肥企業已陸續從秋季用肥轉向冬儲備肥。正值過渡期,企業裝置多維持低位運行,原料消耗相對減少。但對于東北市場而言,各地企業陸續公布冬儲政策,有意消化秋季肥庫存或提升銷售業績。然而,當前尿素、磷肥價格保持弱穩盤整狀態,唯獨鉀肥價格持續震蕩下行,增強復合肥企業定價難度。同時,東北地區中小型復合肥企業蠢蠢欲試,希望通過低成本、低價格稀釋“外來貨”的市場份額,故競價、低價出貨現象或表現凸顯。
權衡各種因素分析,卓創資訊認為,11月國內鉀肥需求局面略有改善,主要表現為下游復合肥企業開工率提升,剛需補倉量略增。另外,在不可控因素影響下,區域間物流運輸緊張,或延緩訂單供應,有輔助價格上漲的可能。但是,國內鉀肥整體供應情況或強于需求,疊加外部環境利空國際價格,強化商家對明年鉀肥大合同看跌預期。其中,國產鉀肥價格保底政策將于11月底結束,12月市場或將開啟新一輪價格重置,價格重心或將繼續下移。因此,卓創資訊預計,四季度中后期,國內鉀肥市場去庫存、回籠資金將成為核心任務,商家競價、低價出貨現象依舊存在,故鉀肥價格繼續弱穩松動為主,部分品種迫于庫存與銷售壓力,成交優惠空間增大。
(作者: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峰)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 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