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距離今年5月25日印度6年來首次收緊食糖出口政策,并從6月1日起限制糖出口近6個月以后,印度再度宣布調整食糖出口政策,使得全球及國內糖市各種猜測之聲大量涌現,有市場人士認為利多糖價,有市場人士表示符合市場預期,
【資料圖】
那么未來全球及國內糖價將會呈現怎樣的運行態(tài)勢呢?
11月5日,印度政府宣布調整食糖出口政策,允許2023年5月31日前按配額出口600萬噸食糖。
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當天發(fā)布公告說,為了確保國內價格穩(wěn)定,政府已決定在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間允許在合理限制范圍內出口食糖。根據公告,這600萬噸是本榨季(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第一批出口配額,出口配額的進一步分配將根據國內食糖產量確定。
公告表示,印度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產國和第二大出口國。
“早在今年5月25日,國內外糖市就被來自印度食糖出口政策調整的消息所攪動,當時印度宣布收緊食糖出口政策,從6月1日起限制糖出口,允許出口至多達1000萬噸的食糖,要求貿易商需獲得食品部的出口許可。這是印度6年來首次限制食糖出口。”來自深圳市的白糖期市資深分析師莊子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受俄烏沖突升級及新冠疫情持續(xù)反復出現影響,今年年內的大部分時間,全球糧棉糖等商品價格持續(xù)走高。為應對國內供應緊缺和價格上漲,一些農產品大國陸續(xù)出臺出口了各類限制措施。此次印度政府再次宣布調整食糖出口政策與這有很大的關系。
廣西潮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告訴記者,消息一出,不禁令市場人士感慨:“部分地區(qū)或國家把限制與完全取消一些糧棉油糖商品出口等當成了‘兒戲’,動不動就發(fā)布短期內反復較大的政策與實施措施。讓相關商品價格波動較大。”那么此次印度再度調整食糖出口政策對市場影響究竟大不大?
廣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劉芷妍表示,印度2022/2023榨季的食糖出口配額限制主要出于保障其國內食糖供應量和穩(wěn)定國內糖價考慮。在經歷了連續(xù)三個榨季去庫存之后,印度食糖庫存量已經降到近年來的最低水平。
“由于生物質燃料乙醇計劃的實施,印度未來的產糖量更具有彈性,我們或許不會看到印度再有大量食糖過剩的情形。而印度作為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食糖出口國,其出口糖源數量和政策變化將導致國際糖價發(fā)生較大波動。”劉芷妍說,市場原來的預期是2022/2023榨季印度總出口量為800萬噸,現第一階段的出口限額600萬噸,符合預期也略低于預期。在近期國際食糖貿易流偏緊的背景下,此消息或再度推升國際糖價。
莊子說,傳聞中的印度繼續(xù)延長限制食糖出口一年政策終于落地,首批出口600萬噸,時間定格在2023年5月31日前,盡管只是政策的延長,但是顯示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全球糧食危機在加劇,印度政府只是提前作未雨綢繆,既然只是未雨綢繆,也就是說政策未來仍然存有會視情況而作調整的可能性,這600萬噸是否是一個最終量?未來有可能會和今年前期出現的政策路徑一樣,從最初的口徑600萬噸然后逐漸調整到1120萬噸的出口量,這也是印度食糖出口政策的靈活性,所以不能就此定性印度2023年的出口量就只是600萬噸,而且600萬噸是最終量的可能性也不高,畢竟印度2023年還是處于一個增產的年份,但也有可能會是一個產量面臨拐點的年份,所以印度政府提前準備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對于2023年印度出口量政策的解讀,600萬噸不會是一個最終量,但是也不太可能再超越今年的1120萬噸的量,最合適的預期是800萬—900萬噸。
另據記者了解,國際主要食糖生產國——巴西當前甘蔗的制糖比例處于歷史高位,預計進入2023年后增產的概率較大,同時市場人士還預期印度、泰國在新榨季將呈現增產態(tài)勢,全球糖市供應并不會出現大問題。此外,據相關市場機構測算,盡管新榨季將有更多的甘蔗用于生產乙醇,但預測印度食糖產量仍將增加。2022/2023榨季,印度的食糖產量為3650萬噸,較上榨季增長2%。
“目前,國內糖市處在去庫存階段,近期行情的低迷主要是由于消費不足,并造成去庫存進度較慢,壓制了價格上行空間。”莊子表示,不過,從國內新季甘蔗長勢分析,由于干旱天氣多發(fā),市場面臨食糖減產的概率較大,間接地也會造成甘蔗糖生產成本抬升。另外,雖然當前食糖進口虧損較為嚴重,但進口量仍處于歷史高位,再加上匯率波動比較大,糖價向下的空間也不大。預期中期維持區(qū)間振蕩格局,且市場價格重心會較前期下移。
劉芷妍表示,受前期干旱天氣較多及2023年春節(jié)提前等因素影響,我國主要食糖產區(qū)——廣西新榨季甘蔗總產量預計略減,開榨時間提前,人工成本將小幅增長,總產量預計在600萬噸左右。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