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持續偏強,關注基差回歸
前期市場對今年中秋節后的蛋價預期偏悲觀,09合約一度下跌幅度超過千點,市場預計今年節后價格會往成本回歸。但有兩個因素超過了普遍的預期,一是成本繼續上移,二是消費旺盛程度超過預期,以上令節后蛋價不僅未能如正常季節性顯示的下跌,反而節節走高創出記錄,本輪紅蛋價格一度超過6元/斤,粉蛋最高達到5.7元/斤,均為同期歷史最高,受此影響,偏近月的2210-2212等合約走出了較大的預期差行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傳統上進入10月以后是雞蛋的淡季,但今年高點卻出現在10月下旬,主要有兩個預期差。一是以豆粕玉米為代表的飼料原料繼續上漲,在偏低存欄加持下,成本較容易向價格傳導。成本還會影響補欄預期,令存欄持續偏低。2020年蛋價走出低迷后,21年和22年蛋價都有不錯表現,但補欄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20年的巨虧影響了現金流,另外更重要的是高成本下,高價格不等同于高盈利,不管是盈利的絕對水平還是相對的利潤率水平都受到了成本較大的影響,上新雞成本過高,蛋價有利時養戶以延淘為主,整體存欄規模始終難以回升。9月份以來豆粕現貨持續攀升,對蛋價的抬升作用十分明顯。
其次,消費水平淡季不淡是蛋價大漲的直接原因。就短期而言,雞蛋的供應水平相對穩定,消費的變化才是蛋價波動的主要原因,傳統的雞蛋季節性波動就是消費變化的直接后果。今年9月以來,國內疫情頻發,多地時有封控的情況發生,居民備貨情緒較旺,不光如此,同為必需品的豬肉、蔬菜等價格走勢也明顯偏強。相對而言,雞蛋具有耐儲存、總價低、營養價值高、占用空間小等特點,因而在特殊時期,價格的消費彈性小,得以始終維持高價。
現貨淡季不淡反而大漲,盤面近月受基差限制紛紛往上回歸,當前基差仍維持偏高,未來現貨的變化方向是期貨走勢的關鍵。偏近的10-12等合約已經走出了較大的上漲糾錯行情,但從01開始走勢明顯偏弱,與現貨的價差進一步拉大。就現貨而言,我們預計短期或仍能維持偏高,但中期預計以回落為主。從供需兩個方面看,供應方面隨著養殖盈利的超預期改善,養戶有延淘的傾向,當前雞齡已經來到了532天,遠超去年同期的494天,淘雞-白羽雞價差也維持偏高水平,加上新開產的補充,短期供應端得以部分恢復。另外隨著疫情的緩解,以及中下游對高蛋價的抵觸增多,消費端或難有邊際走好的空間,未來蛋價將逐步承壓。01等盤面合約有節后交割的屬性,但同樣面臨高基差的制約,市場普遍預計未來基差回歸主要以現貨的下跌來完成,由于01及之后的多個合約已經靠近成本,我們預計未來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或有限,但短期仍無明顯上行動力,預計中期以低位震蕩為主。同時需要關注未來現貨下跌不及預期的可能,例如老雞逐步淘汰甚至超淘后在產存欄重新回落,或者疫情等突發新增需求因素再度影響蛋價,屆時01等合約或有往上補齊貼水的需要。
補欄開始抬頭
持續兩年的盈利讓養戶現金流改善,同時10月以來現貨的反季節性上漲也讓上游看到了希望,我們看到了10月份以來有一些新的情況發生。蛋雞補欄已經開始抬頭,樣本點10月份補欄7980萬只,環比+6.5%,同比+7.5%,結束了連續多個月的同比負增長。同時雞苗大漲,空欄率下降,種蛋利用率也開始回升,這些都是許久未見的情況,未來需要關注持續性。總的來說,盡管由近期補欄推導,未來幾個月的存欄仍不會有明顯恢復,但從10月份開始的補欄回升,未來可能從情緒上施壓遠月,削弱其向上的動能,當然,遠月往下空間的打開,最終仍需要由成本的回落來助推。
總結
成本上移和消費助推,是今年9月以后蛋價淡季不淡并創出新高的主要原因,11-12等合約已經向上走出了較大的補貼水行情,當前01合約走勢偏弱,基差偏高,市場普遍認為基差的回歸主要由現貨的下跌來完成,但01及之后合約已經接近成本,短期下跌空間或有限,未來關注現貨下跌不及預期,從而0及之后合約往上補貼水的可能。
10月份以來補欄已經開始回升,或施壓遠月合約,需要關注補欄恢復的持續性,但未來蛋價往下空間的打開,最終仍需要成本回落來有效助推。
(文章來源:五礦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