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星期二),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銀行理財公司再擴容 業務轉型持續推進
【資料圖】
日前,北銀理財獲批開業,成為今年第7家獲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公司。同時,在銀行理財公司家數再擴容之際,部分理財公司也披露了最新管理規模,不少理財公司管理峰值創歷史新高。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理財公司家數、理財產品規模都將持續增加。當下,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正積極創新產品體系,發展方向日益明晰。北銀理財獲批開業北京銀保監局11月4日批復信息顯示,同意北銀理財開業。
多地推進氫能建設 打造全產業鏈生態
湖北省日前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強化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有力有效政策供給,打造氫能全產業鏈生態,全面推進氫能強省建設。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除湖北外,山東、河南、上海等地此前已陸續發布氫能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氫能建設。扶持產業各環節氫能產業涉及“制、儲、運、加、用”全鏈條。
未來值得期待 金牛私募看好A股投資機遇
11月7日,由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2022金牛資管高峰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私募金牛獎、第六屆中國海外基金金牛獎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在兩場聚焦市場投資機會及行業發展機遇的圓桌論壇上,多位獲獎私募機構負責人對A股市場走向及量化投資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探討。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市場估值處于顯著低位,經濟基本面穩健前行,A股醞釀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家發改委出臺21條舉措大力支持民間投資發展 支持民營企業創新融資方式
中國證券報記者7日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于近日出臺文件,以21條舉措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
上海證券報
國內外短期銅價大漲 相關企業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市場對美聯儲后續激進加息的預期減弱,推動國內外的期銅價格短期大幅上揚。機構分析認為,基本面上,全球銅庫存持續下降、銅進口需求延續強勢,刺激銅價進一步走強。展望未來,銅價有望重拾漲勢,并帶動相關企業盈利和估值修復。昨日,國內有色金屬多個品種價格收漲,其中,滬銅主力合約漲超3%。股票方面,截至收盤,北方銅業漲停,紫金礦業漲逾8%,云南銅業、銅陵有色漲超7%,江西銅業上漲近5%。
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21條舉措支持民間投資發展
1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支持民間投資參與102項重大工程等項目建設、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建設、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等21條政策舉措。《意見》還要求,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
外匯儲備規模回升 10月末為30524億美元 保持總體穩定有“底氣”
一改此前連續兩個月下滑,10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扭頭回升。國家外匯管理局11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24億美元,較9月末上升235億美元,升幅為0.77%。“10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變化,反映了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因素的綜合影響。”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
多渠道布局 外資增配中國資產趨勢不改
在受訪的外資機構人士看來,無論從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前景,還是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中國市場具有全球投資者不容忽視的投資機遇,外資增配中國資產是大勢所向作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市場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快馬加鞭來華布局。據統計,今年以來獲批的QFII機構已達55家,目前累計獲批的QFII機構總數達723家。
證券時報
發改委21條措施促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繼10月25日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后,國家發改委再就“穩投資”發文。
旺季來臨 上市公司紛紛駛入預制菜賽道
隨著四季度旺季到來,預制菜企業開啟新一輪動作。11月7日,得利斯(002330)公告,公司近日已與多家公司投資成立新公司,孵化和助推新品牌“齊鮮達”。據了解,三季度以來,預制菜行業增長迅速,在多家涵蓋預制菜業務的企業所披露的三季報中顯示,預制菜相關業務實現高增長,并且普遍表示將更加聚焦在預制菜上的布局。除了食品企業外,家電、冷鏈等相關行業公司也在預制菜領域尋找切入點。
科創板“風光電儲”增速提質 33家公司總市值超一萬億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深入實施,新能源產業正進入綠色低碳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在此背景下,科創板“風光電儲”企業致力綠色發展的活力與韌性正逐步顯現。目前,科創板的新能源公司已覆蓋光伏、風電、儲能、動力電池等多個領域,產業鏈條不斷豐富,相關上市公司共33家,總市值達1.22萬億元。
我國前10月進出口總值近35萬億同比增長9.5%
11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了我國進出口數據最新情況。前10月,面對復雜嚴峻的外貿發展環境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我國外貿保持穩步增長,同比增速為9.5%。10月份,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需下降等因素影響,進出口同比增長趨緩。數據顯示,前10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4.6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5%。
證券日報
北證50樣本股名單發布后首個交易日:49只成份股上漲 機構預計增量資金正在路上
11月7日是北證50成份指數(以下簡稱:北證50)樣本股名單發布后第一個交易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二級市場整體活躍度有所提升,截至收盤,121只個股中104只實現上漲,當日成交額超11億元,比前一交易日提高19%。從北證50樣本股來看,49只成份股實現當日上漲,占比98%。
48家央企進博會“組團”簽約 百億元訂單接連涌現
11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央企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簽下大手筆訂單。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此前介紹,本屆進博會上,國資委組織中央企業組建了99個交易團,規模創下歷史新高。48家中央企業將開展集中簽約活動。據初步摸底,中央企業交易團意向采購金額有望繼續提升。
金融機構多方面發力 持續提振A股市場信心
10月中下旬以來,為了平抑市場波動,眾多金融機構通過不同方式提振A股市場信心。從11月份以來的市場表現看,這些行為在增強市場韌性和強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首先,銀證保等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顯著提升,上市公司感受到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帶來的便利。在穩定市場層面,銀證保等金融機構除了及時發聲外,其業績表現也能向市場傳遞溫暖。
前10個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5% 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汽車出口表現搶眼
11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34.62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具體來看,前10個月我國出口19.71萬億元,增長13%;進口14.91萬億元,增長5.2%;貿易順差4.8萬億元,擴大46.7%。
人民日報
把握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發展著力點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維護國家產業安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近年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持續攀升,但產業鏈供應鏈發展不平衡的情況較為突出,不同產業在發展速度、發展階段和現代化水平上有明顯差異。
21世紀經濟報道
紫金礦業“資源為王”新路徑:海底“淘金”浮出水面
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黃金產量將進一步提升。11月7日公告顯示,紫金礦業收購招金礦業(01818.HK)20%股權后,權益礦產金年產量增加約4噸;海域金礦投產后,權益礦產金年產量預計將再增加6.6-8.8噸。而紫金礦業2021年礦產金產量為47.5噸,2022年礦產金產量計劃為60噸。
跨國藥械企業本土“朋友圈”擴容提速 加碼數字化布局
跨國藥企與本土企業、行業協會、醫療機構等紛紛簽約,跨國藥企本土“朋友圈”迅速擴容,本土化布局持續推進。對于跨國醫藥企業來說,進博會是一個展示創新產品的舞臺,已成為全球創新產品與前沿科技的首發高地與聚集地。跨國藥企將眾多全球創新產品第一時間帶到中國,也有眾多在研產品通過進博會平臺展出,將走向獲批上市之路。
第一財經
樂視網辟謠:并未遭賈躍亭起訴 不靠《甄嬛傳》養老
近期,一則“老板與自家公司對簿公堂?賈躍亭起訴樂視”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11月7日,樂視網、樂融致新發布澄清說明(下稱“說明”)稱,賈躍亭從未起訴樂視(包含樂視網和樂融致新及其所有下屬企業)。樂視網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訴訟涉及的“樂視”為“樂視控股”,并非現在擁有“樂視”品牌的“樂視網”和“樂融致新”兩家公司主體。
21條舉措力挺民間投資 發改委將推出“綠燈”投資案例
今年以來,擴大有效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手段,而在總體投資中占比超過一半的民間投資則是穩投資的重要抓手。國家發改委7日對外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支持民間投資參與102項重大工程等項目建設,支持制造業民間投資轉型升級,鼓勵民間投資以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
經濟參考報
QFII三季度持倉路徑顯現 加倉電力設備、醫藥行業
作為外資進入A股的重要通道之一,QFII持倉變動備受市場關注。近日,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結束,QFII三季度調倉情況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QFII共現身66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倉數量達到101.06億股,相比二季度末有所增長;合計持倉市值為1678.75億元,受市場回調等因素影響,QFII持倉市值相比二季度有所縮水。
多公司三季報遭問詢 交易所緊盯業績波動等問題
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的披露工作剛結束不久,滬深交易所已對10余家公司下發三季報問詢函。截至11月7日發稿,據記者初步統計,ST榕泰、青松股份、*ST騰信等16家公司收三季報問詢函或監管工作函,其中ST公司占據半數以上。從監管內容來看,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內容包括業績波動、商譽減值、退市風險等多方面問題。此外,多家“披星戴帽”公司董事或高管對三季報不保真,亦遭重點問詢。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 理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