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0月中旬以來,A股走出一個V字形。不過,當前A股市場主線仍不明顯,上有壓力下有支撐,資金追漲熱情不高。短期來看,若無新消息提振,市場很難維持趨勢性上漲行情,后期預計窄幅振蕩。
宏觀方面,9月以來,英國養老金危機、瑞信風波等海外風險頻發,究其原因,在于全球流動性收緊帶來的累積效應逐步體現。根據歷史經驗,美國加息的后半程,在流動性緊縮的累積效應下,海外風險集中暴露的概率較大。8月中旬以來,美國股債兩市波動率明顯上升,VIX指數一度上行至近35的位置,屬于歷史高位。與此同時,高通脹、弱經濟環境下,流動性受到沖擊,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政策制定,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升至高位。疫情影響下,經濟周期與政策周期錯位,緊縮政策的效果更甚以往。
美聯儲最近一次議息會議中,鮑威爾在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表示,加息速度不再重要,12月和明年1月可能會討論放緩加息節奏,但同時也釋放了“更高、更久”的鷹派信號,表明最終利率水平將高于此前預期,緊縮政策的全面見效仍然需要時間。總的來說,加息節奏放緩為未來爭取了較多的回旋余地,美聯儲強調在做加息決策的時候將著重考慮緊縮政策的累積影響,以及貨幣政策對于經濟活動、通脹、金融發展等方面影響的滯后性,以此暗示貨幣政策既要抗通脹,也要防止過度緊縮。
現階段,海外基本面對A股市場的影響減弱,其走勢取決于國內。受到節假日和疫情散發的影響,內需受到抑制,帶動生產下滑,進而導致PMI走弱。近期的重要會議上并沒有出臺更多的實質政策,但考慮到平衡經濟發展依然是政策的底線,且當前市場對于政策優化的預期升溫,預計A股市場仍有支撐。整體上,A股短期將延續振蕩態勢,市場風險相對有限,可以關注結構化機會。
當前A股處于性價比較高位置,且機構資金穩定,未來市場仍會以結構化機會為主。經濟復蘇尚需鞏固,一定程度上影響順周期的金融、地產板塊、消費板塊的修復也需要時間,而受益于經濟修復和政策支持的醫藥醫療以及業績超預期改善的新能源等高景氣領域,將有較好表現。不過,受部分板塊估值過高以及海外收緊流動性的影響,雖然中小盤、成長指數相對占優,但風格差別不會像之前那么突出。操作上,建議關注IC與IH、IM與IH的跨品種套利,以及股指期權相關的策略,如牛市價差或賣出看跌策略。(作者單位:新湖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