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相關資料圖)
國際方面,俄羅斯繼續執行黑海走廊協議,加上11月美國農業報告整體中性略偏空,市場看漲情緒有所減弱,但全球玉米供應偏緊的格局未根本性改變,短期高位回調,但幅度有限。
國內方面,國內玉米收割已經完成,但由于東北部分區域疫情導致物流受限以及今年國內玉米種植成本增加,基層惜售情緒較強,因此售糧進度低于往年同期。需求端,伴隨著深加工企業高價的玉米副產品帶來的豐厚加工利潤,企業開機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另外養殖方面需求也達到年內高點,玉米下游企業強勁的消費能力支撐玉米較強的剛需。11月10日-12日北方將迎來一輪大范圍的降雪,企業的備貨支撐現貨價格短期繼續走強。但給予12月進口巴西玉米的考慮以及美玉米短期高位偏弱震蕩,此外國家在高通脹下對糧食價格的調控,玉米現貨價格上行空間會受到較大的抑制。后期需要關注國內天氣情況以及售糧節奏。
期貨方面:本周2301合約在2800-2900區間內窄幅震蕩。短期在現貨的支撐下,2301合約仍將繼續挑戰2900關口,若能突破,可穩定在2900-2950區間震蕩。短線投機者,多單繼續持有
第一部分:國際市場解讀
1.1 俄羅斯保證黑海港口谷物運輸,市場炒作情緒回落
11月6日,俄羅斯國防部稱,在聯合國的參與以及土耳其方面的協助下,俄羅斯收到了烏克蘭方面不利用黑海糧食運輸走廊和烏克蘭港口對俄進行軍事行動的保證。烏克蘭方面也表示,黑海海上運輸通道將僅按照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中的條款進行使用。對此,俄方認為烏克蘭方面的保證可以保證谷物運輸的恢復。俄總統普京發表講話回應,俄羅斯保留再次退出“黑海倡議”的權利。他還表示,在任何情況下,即使俄羅斯退出黑海糧食外運協議,也將會保障整體的糧食運輸。整體來看這部分題材炒作的力度在逐步減弱。
其次俄烏沖突已經持續8個月,戰爭對烏克蘭糧食造成的減產也基本確定,在此期間,烏克蘭也主動尋求黑海以外的出口通道,并增加歐洲的陸路運輸,盡量降低通過黑海港口出口的依賴,因此目前俄烏沖突造成的糧食出口問題,情緒大于實際的供需影響。
1.2 11月美玉米供需數據調整幅度較小,報告中性略偏空
11月10日凌晨美國農業部發布了11月的美玉米供需報告,其中2022/2023年度玉米單產預期172.3蒲式耳/英畝,10月預期為171.9蒲式耳/英畝,環比增加0.4蒲式耳/英畝;2022/2023年度玉米產量預期139.3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38.95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35億蒲式耳;2022/2023年度玉米期末庫存預期11.82億蒲式耳,10月預期為11.72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10億蒲式耳。整體來看11月供需報告數據調整變化幅度不大,報告中性略偏空。
小結:全球玉米供應偏緊局面有所緩解,追漲情緒有所減弱,短期美玉米高位回調,但因天氣以及俄烏沖突兩個題材并沒有出現根本性改善,因此美玉米價格雖然重心下行,但下行幅度有限,行情轉折點并未到來。
第二部分:國內市場解讀
2.1 農戶惜售情緒濃厚售糧進度偏慢
截至11月10日,玉米主產區售糧進度同比偏慢2%~5%,尤其是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地。按照以往季節性售糧規律,當前是基層糧源上量加快的時候,但今年格外冷清,一是頻繁發生的疫情阻礙了糧食流通,物流成本節節攀升;二是今年種植成本較高,農戶惜售情緒較濃;三是近兩年玉米價格在銷售季呈現高開低走的走勢,加上國內外政治,經濟局勢比較復雜,大部分企業還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貿易商收購比較謹慎,今年的售糧進度低于往年同期。
2。2 2022年玉米進口同比大減少,2023年進口配額不變
2022年1-9月我國進口量為1846萬噸,去年同期進口2493萬噸,降幅為26%,預期今年玉米進口2200萬噸,2021年國內全年進口量為2835萬噸,減少幅度在20%以上。
2023年玉米配額依然為720萬噸,也就是說國家并沒有放開進口市場,玉米價格的主導權仍在國內。今年國內與巴西簽訂的玉米進口協議,主要是為了彌補進口烏克蘭玉米的缺口以及增加玉米來源,減少對美玉米的依賴(以往進口玉米主要是美國玉米以及烏克蘭玉米),巴西玉米最早于今年12月開始進口,但即使12月開始進口巴西玉米,也主要為了調節國內玉米價格,不會對國內玉米供需格局產生實質性影響。
2.3 港口庫存低位企穩,但供應依然偏緊
11月4日當周港口玉米出貨量增加至23.9萬噸,周度出貨量環比增加 15.7萬噸,但由于基層較為惜售,到港量低于出貨量,因此北方港口玉米庫回調至215.8萬噸,較上周環比減少1.6萬噸。
截止到11月4日,廣東港國產玉米港口庫存為48.4萬噸,較上周增加5.5萬噸,廣東港進口玉米港口庫存為27.6萬噸,較上周環比減少7.8萬噸,整體來看廣東港口玉米庫存較上周環比減少2.3萬噸。 這主要是國內外玉米存在較大價差,進口玉米到港呈現逐步回落的趨勢,短期南方港口玉米依然維持供應偏緊格局,港口玉米價格較為堅挺。
2.4 飼料需求依然強勁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生豬價格穩步上漲,生豬養殖利潤明顯恢復,生豬存欄量持續回暖。10月二次育肥量繼續增加,生豬出欄體重上升,這使得生豬飼料需求增加,生豬飼料產量環比上升。據樣本企業數據測算,2022年9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833萬噸,環比增長7.5%,作為飼料中能量飼料的主要提供者,玉米的需求也相應增加。此外在高價豆粕的刺激下,優質玉米轉化為氨基酸以及其他替代飼料蛋白需求增加,預期11月玉米飼用需求維持強勁。
2.5 玉米副產品高價支撐開機率
深加工方面,雖然淀粉價格處于低位,但玉米在加工淀粉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蛋白粕、噴漿玉米皮等蛋白飼料價格,伴隨豆粕價格瘋漲而大幅上漲,因此淀粉廠加工利潤比較可觀,即使淀粉虧損,總體算下來,加工廠還有平均150元/噸的利潤,玉米的加工消費仍有較強支撐,玉米深加工企業開機率維持較高水平。
2.6 小麥價格走高支撐玉米價格
近期小麥的價格持續上漲,截止到11月10日,全國小麥平均價格已經超過1.7元/斤,部分地區小麥玉米價差已經在300以上元/噸,小麥價格持續走強,支撐玉米價格。
(文章來源:國元期貨)
關鍵詞: 玉米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