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青島、張家港、寧波等地棉花貿易商反饋,11月上旬以來中國各主港棉花庫存總量持續下降,其中棉紡織企業、中間商對非保稅印度棉、巴西棉、美棉等詢價/采購較10月份回暖,保稅外棉的清關數量、清關熱情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截止目前,很大一部分中小貿易商手中剩余的2021/22、2020/21年度美棉/印度棉/非洲棉等庫存現貨比較少(從幾十噸到100-200噸),貿易商有抓緊出貨、清倉的打算,實單讓利稍大。同時,即將進入12月份,部分大中型棉紡織企業、貿易商抓緊使用1%關稅、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以免產生浪費。另外,從船期來看,2022年11月份及以后巴西棉/美棉的抵港的入庫量將逐漸增大,而11/12月船期中高品質澳棉的數量也呈現明顯反彈,因此貿易商加大去庫存、騰庫容的力度。
從幾家國際棉商、大中型進口企業的估算來看,截止11月中旬前中國各主港保稅+非保稅棉花現貨總量已跌破20萬噸,目前美棉、非洲棉、巴西棉、印度棉等排位靠前(保稅非洲棉、印度棉寥寥可數,但有一定的清關棉庫存)。
江蘇鹽城、山東淄博等地紡企表示,目前港口貝寧、布基納法索、喀麥隆等產地棉花指標以M 1-1/8、M 1-5/32為主,人民幣報價17400-18600元/噸,大幅低于同指標的美棉、巴西棉,具有比較突出的價格優勢;而非洲棉的等級、可紡性、雜質含量等指標又稍高于印度棉,因此對接到出口溯源訂單的紡服企業而言,采用中高品質的非洲棉代替巴西棉、美棉、澳棉成為重要選項;而2020/21、2021/22年度印度棉因清關資源相對較多,再加上貿易商優惠幅度偏大,因此出庫量也小幅反彈。
(文章來源:中儲棉信息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