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周,印度財政部發布了下調鐵礦石出口關稅的文件,部分鋼鐵產品關稅也做了相應調整。其中,鐵礦石品位58%以上品種的關稅由50%下調到30%,58%及以下礦石、球團恢復0%關稅。調整自印度時間11月19日生效。
這是今年來印度第二次調整鐵礦石出口關稅。第一次發生在5月22日,當時的印度財政部為了緩解印度國內居高不下的通脹水平以及增加國內礦石供應,調高了鐵礦石的出口關稅,其中不同鐵品位和品種的鐵礦石出口關稅上調45%—50%不等。本次印度下調鐵礦石出口關稅后,印度鐵礦石相關的出口關稅再次恢復到2022年5月22日之前水平。
印度作為在2010年之前全球鐵礦石出口的大國之一,雖然在2010年之后出口量驟降,但截至目前依舊是我國鐵礦石進口排名第五的國家,因此其鐵礦石出口關稅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鐵礦石供需產生一定影響,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一下本次印度鐵礦石關稅調整之后對我國鐵礦石供需格局的影響。
首先,先來看一下印度鐵礦石進口占我國鐵礦石進口的比重。
從圖中能明顯看到,印度礦曾是我國鐵礦石的重要來源之一。但從2012年以后,中國進口印度鐵礦石比重就持續處于5%以下, 這其中既有澳洲和巴西優質鐵礦石資源對于印度鐵礦石出口市場份額的擠壓,也有印度國內鐵礦石需求連續增長的原因。另外從絕對進口量來看,從2016年起,每年中國進口印度鐵礦石總量基本維持在2000萬噸上下,其中2020年和2021年情況比較特殊,分別達到了4466萬噸和3342萬噸,這兩年主要是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印度國內需求大幅下滑以及全球鐵礦石價格高位的刺激,共同導致印度鐵礦石短期出口量大幅增加。而今年則因為印度國內需求的增加以及鐵礦石出口關稅的影響,印度鐵礦石出口中國量出現大幅下滑。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中國進口印度鐵礦石總量為989萬噸,而去年同期為3229萬噸,降幅近七成。
其次,來看一下我國進口印度鐵礦石的品種結構。海關數據顯示,印度出口我國的鐵礦石產品主要為球團和粗粉,且粗粉占比50%以上,并且,從2019年開始到2021年,國內對于高品鐵礦石需求增加,印度球團出口在0關稅的情況下占比持續下滑。而今年卻出現了球團出口占比上升,粗粉出口占比下降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和5月份出口關稅上調有關。在出口關稅上調后,低附加值的粗粉出口成本急劇上升,反而高附加值的球團能保持一定的出口優勢。因此,本次關稅下調對我國粉礦與球團礦的進口量影響較大。
第三,印度此次關稅調整總體增加了全球鐵礦石的流通數量。2022年1-10月,印度鐵礦石出口量2256萬噸,同比減少4188萬噸,其中5-10月出口同比減少2900萬噸至720萬噸。對于全球而言,印度提高出口關稅后大概有4000萬噸的減量。對國內而言,2021年1-10月進口3276萬噸,而2022年1-10月份進口990萬噸,同比減少2286萬噸。此次關稅調整后,以58%以下品位的粉礦以及球團在價格上的優勢,印度出口積極性會大幅提高,預計每月平均出口水平將會得到提升,到中國的量也大概率會恢復至往年正常水平。
而國內目前的情況,由于長流程鋼廠利潤水平偏低,主動減產意愿較強,鐵水產量持續下降,疊加地產低迷的影響,鐵礦需求整體呈現偏弱格局。另一方面,年底通常是海外礦山沖財報時點,發運量將迎來年內高峰,外礦到港壓力增加。在鐵礦石供需預期偏寬松的時間節點,印度礦出口關稅降低,對鐵礦石價格或將形成一定壓力。
雖然近期受到宏觀經濟改善預期的驅動,商品市場風險偏好回升,黑色系商品集體上行,鐵礦石由于自身價格彈性較好,反彈更為流暢。但從產業角度來看,國內“金九銀十”終端成材消費旺季已過,北方氣溫也將迎來明顯下降,工地施工困難,拖累成材需求,從而對鐵礦需求形成負反饋,弱現實下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或將有限。
(文章來源:紅塔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