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2月2日,西南期貨預計進口大豆到港數量環比將有較大增長,預計未來豆粕現貨期貨看跌。同日,飼料行業信息網報多地下調飼料出廠價格。記者采訪壓榨廠、飼料廠及養殖企業,受訪者均認為這將有助于緩解企業未來的經營壓力。
12月2日,西南期貨發表觀點,預計進口大豆到港數量環比將有較大增長,其中,2022年12月預期到港大豆為1050萬噸左右,相對于2022年10月413萬噸進口水平有較大增長,由此判斷國內豆粕市場供需最緊張的階段將會過去。
12月2日早間9點,飼料行業信息網報東莞、張家港等多地飼料廠價格調降,調降范圍包括大豬料、母豬料、仔豬料、教槽料、禽類飼料及反芻料,降價幅度約為200元/噸至300元/噸不等。飼料行業信息網同時預計,國內各大沿海港口大豆庫存增長迅速,從船期跟蹤看,預計2022年12月大豆進口量將超過1000萬噸,12月上旬將迎來大豆到港高峰期,屆時豆粕現貨價格還有一定下跌空間。
東方財富Choice終端顯示,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豆粕期貨各月合約已經出現明顯的近月遠月倒掛,截至記者發稿時,豆粕2212合約報4669元/噸,豆粕2311合約報3562元/噸,遠月合約較近月合約貼水23.71%,表明期貨市場投資者看跌豆粕遠期價格,認為豆粕市場供求緊張格局將會得到明顯緩解。
道道全工作人員表示,“巴西、阿根廷新作大豆集中上市,對比較緊張的國內大豆供應有明顯緩解,也緩解了下游壓榨企業的經營壓力。我們預計壓榨行業開機率會有一定上升,食用油及豆粕產出將有增長,對壓榨企業下游的飼料廠而言也屬于利好,便于改善當下價高量縮、銷售清淡的尷尬局面。”
惠農網大數據分析師李彬彬解讀上述因素的短期及中期影響,“短期來看,海外新作大豆上市,到港時間正好在國內北方寒潮時間。北方已陸續進入停苗停孵階段,飼料需求疲弱,年底備貨積極性一般,料無沖動性購買發生。南方受寒潮影響較小,生豬、禽類、反芻動物喂料平穩,長江沿線及亞熱帶地區購買愿望更為強烈,對南方養殖業而言實屬近期利好,有利于降低綜合養殖成本?!彼a充,“越冬后,北方多地也將進入養殖旺季,屆時對存港大豆有積極消化效應,疊加新作冬小麥陸續上市,北方地區綜合養殖成本也將有一定下降?!?/p>
湖南某飼料生產廠負責人表示,“高價飼料會直接抬升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成本,市場接受意愿不強,我們也不樂意看到市場處于價高量縮、成交清淡的局面。此前我們有計劃使用本地菜粕代替部分海外豆粕,其試驗效果尚可,但是今年夏秋連旱、冷冬提前,對菜籽播種有一定影響,導致養殖戶的擴產情緒難言積極。到港大豆增加,豆粕價格大概率會下來,后續有助于我們飼料成本下降,提升飼料成品銷量。”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