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資料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漿消費國和全球紙漿第一大凈進口國,商品漿對外依存度高,2018年11月27日紙漿期貨在上期所掛牌上市,為我國造紙業引來了管理原料成本的衍生品工具。本文主要從紙漿的分類,供需現狀和下游需求三個方面介紹紙漿。
A
紙漿的分類
紙漿是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經不同加工方式加工制成的纖維狀物質。按照原材料分類可以將紙漿分為木漿,非木漿和廢紙漿。按照樹種,可以分為針葉漿與闊葉漿。按照制作方式可以分為化學漿,機械漿和化學機械漿。按照品相可以分為漂白漿,半漂白漿和未漂白漿。上期所上市的紙漿期貨所對應的現貨是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
資料來源: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1.1 按照原料分類
原料決定成紙的屬性特點,生產紙張既可以選擇某種適宜的紙漿,也可以選擇幾種不同原料的紙漿按適當比例調和。按照原材料可以將紙漿分為木漿,非木漿和廢紙漿,其中木漿根據樹種可以分為針葉漿和闊葉漿。針葉樹多生長于中高緯度地區,如北美、北歐、俄羅斯、智利等地區,其生長周期長(20-25年)、紙柔韌性好,抗張強度較好,印刷性能好。闊葉樹葉狀多呈闊寬狀,多生長于中低緯度地區,如美國南部、巴西、智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其生長周期短(3-5年)、紙松厚度高,折痕淺,包裝性能好,國際上造紙的原料主要為木材。
除了木漿之外,我國還使用竹漿,棉漿等非木漿與木漿搭配,生產各種紙張。中國是世界上以非木材纖維為原料制漿造紙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東漢蔡倫發明造紙時,使用漁網、破布、樹皮纖維等植物混合造紙。由于我國林木資源較少,我國正在積極尋找可替代的植物纖維。
廢紙是我國造紙工業最大的纖維來源,廢紙漿是生產包裝用紙的主要原材料,由于國內造紙原料是以木材為主,輔之以棉,麻等非木漿,導致回收的廢紙漿再利用率偏低,而歐美國家廢紙的木纖維含量高,是制造高品質再生紙不可多得的好原料。但進口廢紙也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2021年“禁廢令”實行,廢紙進口量自2017年的2571.66萬噸銳減至2021年的53.75萬噸。“禁廢令”下外廢進口明顯下降,促進國內廢紙回收率提高,隨著國內廢紙回收體系的不斷完善,技術的不斷創新,未來的國產廢紙也可以大有作為。
資料來源: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1.2 按照工藝分類
工藝決定屬性特點的再現程度,造紙就是利用化學、機械工藝方法,將纖維物質提出并聚合的過程。紙漿的工業制造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采貯和削片、蒸煮、洗滌、篩選、漂白、烘干、切片和打包等工序。目前全球主流造紙工藝仍然以化學漿為主,化學機械漿為輔,根據不同的工藝,所產生的紙漿得率以及用途也不一樣。化學漿主要用于印刷紙,復印紙等書本用紙,化機漿主要用于包裝紙,機械漿主要用于報紙。
資料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上海期貨交易所,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資料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B
紙漿的供需狀況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的數據,2020年,全球森林總面積達到40.6億公頃,森林覆蓋了全球近1/3的土地,換句話說,全球人均森林面積達到約0.52公頃。世界一半以上(54%)的森林僅分布在五個國家:俄羅斯聯邦、巴西、加拿大、美國與中國。而2020年全球紙漿總生產量在1.9億噸左右,其中北美洲6719.1萬噸,歐洲4696.6萬噸,大洋洲298.7萬噸,非洲144.5萬噸,紙漿產量最大的五個國家是美國(5095.6萬噸)、巴西(1975.5萬噸)、中國(1892.7萬噸)、加拿大(1623.5萬噸)和芬蘭(1160萬噸)。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漿消費國,也是是全球紙漿第一大凈進口國,商品漿對外依存度高。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21年全國紙漿生產總量8177萬噸,較上年增長10.83%,其中木漿1809萬噸,廢紙漿5814萬噸,非木漿554萬噸。而2021年全國紙漿消耗總量11010萬噸,較上年增長7.94%,這其中的巨大缺口非常依賴進口。
資料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從全球木漿的貿易流向來看,巴西、加拿大、美國等是最主要的貿易流出國,其中巴西,加拿大的主要的流向是亞洲,其次是歐洲。加拿大一直是我國最大的木漿進口來源國,我國約28%的針葉木漿和2%的闊葉木漿進口來自加拿大。而巴西是我國闊葉木漿進口主要來源,而巴西出口到中國的闊葉漿量占其總闊葉漿量的46%。
隨著近兩年國內頭部紙企“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取得進展,自2020年紙漿進口量達到3063萬噸的峰值后,開始逐年下降。從進口木漿種類上看,我國闊葉漿進口量占比最大約42%,其次是針葉漿約30%,本色漿和化機漿進口占比較小。盡管闊葉漿進口量遠大于其他漿種,但考慮到闊葉漿產能集中度高,特別是巴西的闊葉漿產能占世界闊葉漿產能的30%,壟斷性較強的原因,上期所放棄了將漂闊作為交易標的。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C
紙漿的下游需求
我國紙漿需求主要分為三個領域,分別為包裝用紙,文化用紙和生活用紙。據中國造紙協會數據,2021年全國紙及紙板產量12105萬噸,較上年增長7.50%,紙制品產量7739萬噸,較上年增長12.81%。從產量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其中山東、廣東、江蘇的產量最高。
作為紙漿最大需求領域,包裝用紙與經濟發展關聯度高,應用于快遞,食品,飲料等包裝。根據用途不同,包裝紙主要分為箱板紙,瓦楞紙和白板紙,其中箱板紙和瓦楞紙主要原料來自于廢紙漿,而白板紙主要原料則是木漿。從2018年開始我國包裝用紙的需求開始穩步增長,環保政策趨于嚴格也為包裝紙的需求打開了成長空間,由于塑料的不可降解性易對環境造成破環,隨著禁塑令的頒布實施,塑料制品用量下降,以原生木漿為主要原料的包裝盒成為主要的替代品。截止2021年,箱紙板生產量2805萬噸,2012~2021年生產量年均增長率3.38%,瓦楞原紙生產量2685萬噸,2012~2021年生產量年均增長率3.21%。
資料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文化用紙主要原料是木漿,根據材質不用,可以分為雙膠紙和銅版紙,主要用于教輔教材,宣傳彩頁,社會出版等用途。其中教輔教材在雙膠紙和銅版紙下游占比分別為43%和22%,因此文化紙的需求具有小周期波動的特點,分別在3-5月和9-11月迎來學生教輔教材的印刷旺季。近些年受到電子閱讀的沖擊,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期刊讀物需求明顯下降。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研究所,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生活用紙的主要原材料是紙漿,其中包括木漿、草漿、蔗漿、棉漿等。生活用紙作為必選消費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費升級,我國生活用紙行業持續穩定發展。2021年生活用紙生產量1105萬噸,消費量1046萬噸,2012~2021年生產量年均增長率3.95%,消費量年均增長率4.06%。從消費結構上看,我國生活用紙中衛生卷紙的規模占比最大約59%,其次是面巾紙約32%。、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衛生意識提高,預計未來生活用紙在廁用衛生紙方面消費將減少,面巾紙的消費將增加。
資料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中財期貨投資咨詢總部
(文章來源:中財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