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目前,棉紡織產業鏈上游供應端的分歧和矛盾正在逐漸化解。隨著時間推移,新年度籽棉交售工作基本結束,供應端處在集中加工、公檢上量的階段,并且公檢進度不斷提速,已經來到每日6萬噸的高峰水平。如果后期棉紗期貨2301合約價格合適,倉單跟進難度不大,那么多頭焦點將從供應上量節奏轉移到下游消費端。
當前,紡織服裝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均面臨著高庫存、低利潤的不利局面,原因在于終端居民消費不佳。從國內市場來看,10月國內服裝零售額僅為838.6億元,為近5年來新低,同比下降7.67%。在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外市場,10月服裝面料批發商庫存得到優化,同比增速繼續下滑至59.15%,實際庫存數據較9月峰值有所下降,環比降低0.51%。庫存優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服裝進口量出現驟降。受終端數據不佳的影響,美國農業部在12月展望報告中調整本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預估量至2432萬噸,相較于在今年2月展望論壇上首次給出的2759.88萬噸消費量預估下調了11.78%,反映出當前全球消費者對紡織服裝偏冷淡的購買意愿。
圖為美國服裝進口(單位:千美元)
盡管棉紡織消費正在遭遇產業鏈寒冬,但近期市場對未來注入明顯的樂觀情緒,A股紡織服裝板塊在近3周迎來8%左右的漲幅,鄭棉、棉紗遠月2305合約分別出現5%和3%的漲幅。隨著國內防疫政策調整優化,市場對未來居民疲軟消費改善的預期不斷增強,同時產業鏈也出現一定的回暖跡象。上周純棉紗市場整體交投氛圍有所好轉,市場信心增強,疊加鄭棉持續偏強,貿易商和紡織廠的棉紗庫存較低,補庫行為有所增加,成交較前期明顯增加,現貨32支棉紗迎來小幅上漲。
然而,終端市場更關注現實,各地居民均表現出偏謹慎的消費態度,對即將迎來的服裝消費旺季是一個考驗。此外,就紡織服裝消費而言,其消費屬性決定了紡織服裝消費恢復進程會明顯落后于餐飲、旅游等項目。2020年,國內紡織服裝零售消費真正恢復是在當年8月之后,而在當年的二季度、三季度,鄭棉、棉紗漲幅遠弱于代表餐飲的油脂期貨及其他大宗商品的漲幅。
整體來看,棉紡織產業鏈原料供應充裕,各環節庫存壓力高企,鄭棉、棉紗期貨2305合約的漲幅可能受限,紡織服裝消費復蘇的共識遭遇考驗。然而,隨著居民逐漸適應新的防疫政策,紡織服裝消費復蘇可能在明年三季度逐漸體現,棉紗期貨2309合約屆時將成為多頭的主場。(作者單位:中信建投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