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產量變化計價結束了嗎?美豆主力合約從1537跌至周中低點1465,最大跌幅4.7%,本輪美豆的下跌基本與美原油同步,此外本周阿根廷迎來了階段性的降雨也讓減產的擔憂略有緩和。下周的主要關注點事即將公布的2023年首份WASDE報告,通常在1月報告中將對當年美豆的單產作出最后的修正, 此外阿根廷和巴西南里奧格蘭德的產情繼續拉扯市場預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南美產量預期變動
StoneX:將2022/2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期調低了120萬噸,因為南部地區的作物受到不利天氣的影響。預計2022/2023年度巴西將收獲1.538億噸大豆,低于早先預測的1.55億噸,不過仍將是歷史最高紀錄。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的五周里,阿根廷農戶利用政府的大豆美元優惠匯率,向壓榨商和出口商出售了640萬噸大豆,價值31.6億美元。阿根廷政府從2022年11月28日到12月31日期間對大豆銷售實施230比索兌1美元的特別匯率,官方匯率為165比索左右,市場對阿根廷政策性兜售大豆的利空計價基本結束。
目前阿根廷1茬大豆正在進入生長關鍵期,未來一周的阿根廷大豆產區降雨仍舊收到關鍵影響,當下市場對阿根廷大豆的主流產量預期已經下修到4300萬噸。雖然近期降雨對阿根廷播種進度有所提振,但1月中旬左右種植窗口將關閉,阿根廷可能有50萬公頃左右大豆面積轉向二茬玉米,這預計將帶來100多萬噸的潛在產量損失。
來源:USDA,AG weather
通常而言12月-1月的南美大豆天氣升水交易的關鍵時候,當下基本可以坐實巴西豐產基本可以實現,2500萬噸的巴西同比增產幅度,這也相當程度抑制了美豆向上的想象力。交易經驗是1月或成為利多出盡的窗口。
2、被大幅抬升的種植成本
巴西大豆種植成本從2019年5.9美元每蒲大幅上行至2022年的12美元每蒲,其中直接投入中機械費用(101%),肥料(178%),種子(134%)上漲最為顯著。在大豆成本分項中肥料(占比39%),養護農藥(占比22%)占比最大。在此背景下,種植成本本年度的大幅抬升或在1200-1300美分給予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有記錄以來巴西大豆的種植成本首次超過美豆(2023年預計為11美元每蒲)。
但本輪成本上行主要來自于肥料和農藥的漲價,未來隨著天然氣和煤的價格回落,成本中樞在高位并不穩固。
3、2023年首份WASDE報告預估
美國農業部WAOB委員會每月發布全球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 5、6、7三個月份大豆單產數據是在趨勢單產的基礎上,根據當年天氣情況和播種情況進行調整,是根據模型推算的結果。8月到11月份的單產預估由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在通過大量調查的基礎上完成。每年8月到11月期間,NASS會同時展開兩類獨立的大豆單產調查,調查結果反應的是截止每月1日的結果。一類是基于種植者對單產預期的統計,另一類是實地田間統計。
8、9、10、11四個月份USDA的單產數據是基于實在的調查。其中8月份首次公布調查數據,關注度較高。如果8、9月的天氣較為溫和,11月份前單產的變化幅度一般不大。在12月份,USDA會對最終產量進行確認,并在1月份公布年度報告。
來源:USDA,中信建投期貨
2.4億蒲的期末庫存在絕對的價格上仍舊是偏低水平,而當下美豆/美玉米的比值僅僅在2.2附近,相較于玉米,美豆估值偏低,因此美豆很難出現即刻的價格轉折。超預期的利多或存在于美豆出口項的預期提升,目前出口銷售已經完成4383萬噸,完成22-23年度目標值的78%左右。
來源:USDA,中信建投期貨
4、國內供求
根據Mysteel農產品對全國主要油廠的調查情況顯示,第1周(12月31日至1月6日)111家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量為199.15萬噸,開機率為69%。本周油廠實際開機率低于預期,較預估低3.19萬噸;較前一周實際壓榨量減少0.65萬噸。
預計第2周(1月7日至1月13日)國內油廠開機率繼續上升,油廠大豆壓榨量預計209萬噸,開機率為73%。具體來看,下周華東、東北、廣東市場油廠開機率上升較為明顯。
來源:鋼聯,中信建投期貨
本周國內各區域豆粕價格下跌,沿海區域油廠主流價格在4540-4610元/噸,較上周跌幅為80-120元/噸。目前市場的主流預期是2023年1-4月全球向中國的大豆發運量分別550萬噸,780萬噸,1150萬噸,1050萬噸,目前我國的采購進度分別為100%,82%,60%和19%,3月供應偏緊的預期有所緩解,但當下偏低的榨利是否進一步刺激市場形成繼續正套的一致性,還有待觀察,主要的變量是2月養殖淡季的需求回落深度。
觀點:
5-9正套以匹配當下的近月緊張和遠月寬松的邏輯,5月合約仍短期升水于9月,未來back結構或加深。主要的分歧還在于wasde報告和南美天氣,傾向于在3900以上擇機空M2305合約。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 大豆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