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雖然在需求回暖預期的支撐下聚丙烯價格有望延續反彈,但是一季度國內聚丙烯產能投放在即,市場供應壓力較大,價格反彈的持續性存疑。
新增產能集中投放
截至2023年春節的前一周,國內聚丙烯各工藝均處于虧損狀態,并且虧損幅度有擴大的趨勢。其中,油制聚丙烯平均虧損750元/噸,煤制聚丙烯平均虧損480元/噸,外采甲醇制聚丙烯平均虧損1440元/噸,PDH平均虧損1380元/噸。受企業持續虧損的影響,國內聚丙烯生產企業的開工負荷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截至1月19日,聚丙烯企業開工負荷為80.68%,相較2022年春節前一周88.52%的開工負荷下降7.84個百分點。
考慮到聚丙烯生產企業經營狀況普遍不佳,目前聚丙烯開工負荷難以上升,存在價格上漲修復利潤的需求,但是聚丙烯供應壓力仍然較大。2023年國內聚丙烯產能進一步增加,全年預計投產690萬噸,將在一季度投產375萬噸。因此,一季度聚丙烯新增產能帶來的供應壓力較大,但是考慮到目前行業整體虧損,這些裝置能否如期投產仍需進一步觀察。
庫存方面,雖然國內聚丙烯在春節前處于去庫存的狀態,但是目前國內聚丙烯庫存還有67.65萬噸,庫存壓力仍然較大。整體來看,行業大幅虧損說明目前聚丙烯估值偏低,在成本端不變的前提下,聚丙烯進一步下挫空間有限。此外,雖然行業虧損導致聚丙烯開工負荷下降,但是國內聚丙烯產能充足疊加新增產能投放,市場整體供應充裕的大格局不會改變。
終端開工狀況不佳
2022年3月以來,弱預期是聚丙烯價格大幅下挫的重要原因。聚丙烯的下游較為分散,包括日用品、編織袋、汽車和電器零部件、薄膜等,需求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宏觀刺激政策頻出,國內經濟復蘇預期不斷加強,聚丙烯終端需求回暖將是大概率事件。
隨著需求預期改善,聚丙烯在春節前開始反彈,并且反彈有望延續。不過,終端需求實際改善情況仍需進一步關注。從春節前一周公布的數據來看,國內聚丙烯下游塑編、BOPP、共聚注塑的開工負荷分別為34%、60.1%、32%,較2022年春節前一周分別下降3.5個基點、上升1.05個基點、下降8個基點,至少目前聚丙烯下游需求并沒有出現實質性改善。
綜上所述,春節后聚丙烯價格有望延續反彈,而支撐價格反彈的因素主要來自估值偏低和需求預期改善。不過,聚丙烯價格反彈高度相對有限,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國內產能充足,一季度又有新增產能投放,市場供應壓力較大,一旦生產利潤得到修復,市場供應將迅速恢復。另一方面,國內聚丙烯需求改善幅度仍需進一步觀察,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需求回暖的變數。基于上述判斷,筆者建議春節后聚丙烯需謹慎看多,短期仍以偏多思路操作。(作者單位:中原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