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新老能源建設齊發力 擴投資多路并進
近期,多地發布2023年重大項目建設清單,一批重點能源項目榜上有名。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要方面,新能源項目受到地方青睞。專家表示,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持下,2023年能源投資有望保持合理增長,繼續發揮擴大有效投資的積極作用。同時,能源投資更加注重統籌量的增長與質的提升,新能源建設快馬加鞭,新型電力系統有望加快構建。
(相關資料圖)
資金涌入實體經濟 2月信貸料繼續高增
2月以來,資金面邊際收緊,資金利率震蕩走高,銀行間市場7天期債券回購利率(DR007)多數時候運行在2%的政策利率上方。專家認為,信貸投放正快速消耗大行超儲,造成其資金融出能力下降,構成本輪銀行體系流動性收緊的重要背景。換言之,貨幣市場資金面的緊張從側面印證了有效信貸需求改善,資金正從金融體系流向實體經濟。
光伏龍頭加碼一體化 產業鏈利潤格局生變
2月22日,蕪湖市灣沚區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協鑫集成20GW高效TOPCon光伏電池片制造(一期10GW)開工儀式順利舉行。這是協鑫集成在N型電池及組件垂直一體化方向全面發力的一大項目。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光伏行業一體化布局趨勢持續加深,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等頭部廠商繼續加碼一體化產能,補齊產能弱項。
百億級私募賺錢效應重現 后市研判趨樂觀
來自第三方機構的最新業績監測數據及私募業內消息顯示,2023年以來,景林、重陽、淡水泉等老牌百億級私募以及多家新銳百億級私募均迎來一輪顯著的業績回升。這是2022年國內百億級私募出現整體性業績低潮之后,全行業迎來的新一輪賺錢效應。從業績歸因來看,百億級私募的絕對倉位水平與行業布局成為兩大“勝負手”。
上海證券報
嚴守“硬科技”定位 科創板審核注冊制度將持續優化
從最初25只個股到如今“500+”天團,科創板建設穩步前行。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去年上交所進一步突出整體畫像、分類審核,大幅縮減了科創板首輪問詢時間和審核用時,不存在合規等方面障礙的項目,從受理到通過上市委審議用時約5個月。隨著全面注冊制落地,科創板審核流程和機制將進一步優化,審核效率有望提升。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審核機制不斷優化,科創板助力企業科技創新效能將更加凸顯。
京津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 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
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累計就業1442萬人,鐵路里程超過1萬公里……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成績單日前出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十足。京津冀協同發展9年來,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趨勢明顯,第三產業和新興經濟加快發展,創新驅動力持續增強,協同發展戰略格局日漸清晰。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建設京津冀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
“轉貸降息”灰色生意涌動 監管重拳打擊違規操作
“如果您的房貸利率是5.5%至6.3%,通過‘轉貸’可低至3.2%。”近日,家住浙江杭州的周女士收到“貸款中介”電話,幾番溝通下來,較大的利差讓她很是心動,一邊躍躍欲試,一邊又擔心風險。
新玩家接連登場 跨境支付“價格戰”現苗頭
跨境支付賽道上,最近來了兩個新玩家,來頭還不小。這兩個玩家,一個是騰訊,另一個是義烏小商品城。兩者都在近期推出了面向跨境電商的跨境支付平臺,提供收款結算等服務。在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的背景下,跨境支付業務成為支付行業的熱門賽道,目前市場上有多個支付機構參與其中,如連連支付、PingPong支付、螞蟻集團的Alipay+等。“目前行業空間相對有限。
證券時報
港股再融資回暖 今年已募資380億港元
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已有59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布再融資方案,合計募資總額達到380億港元,創自去年2月份以來募資額新高。其中1月份募資額355億港元,環比增長143%。去年港股單月最低再融資額僅35億港元,且長達9個月時間再融資額均在100億港元以下。2015年至2022年,港股公司上市后的再融資金額占該期間香港資本市場募資總額的59.18%。扣除超大型IPO影響,過去8年中的7年,上市公司再融資金額達到當年IPO募資金額的1.68~7.45倍,這說明,再融資已經成為上市公司融資的重頭戲。
深圳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 “工業上樓”跑出加速度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位于深圳龍崗區南同大道與寶龍三路交叉口的工地,塔式起重機正有條不紊地運轉,主體結構建設如火如荼。這里是特區建工集團全力打造的深圳首個優質產業空間試點項目——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首期工程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正全力沖刺4月份全面封頂。
“鈣鈦礦大神”遭輪番打假 奧聯電子股價兩天跌近三成
“鈣鈦礦大神”的個人履歷持續被打假,在華能清能院發聲否認胥明軍“指導”后,前東家也站出來了。杭州眾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2月22日中午發聲,直指奧聯電子(300585)發布失實公告,并逐條批駁胥明軍履歷。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咸先生也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自始至終,我們沒有說他(胥明軍)是副總經理。”因為聯手胥明軍布局鈣鈦礦業務,奧聯電子股價2個月大漲200%。
資金見好就收 ETF連續兩周遭凈贖回
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出了一段先揚后抑的行情,主要股指在進入2月以來陷入持續震蕩,繼續反彈受阻。在這種局面下,部分資金也開始逢高出貨、獲利了結。據數據統計,今年以來,股票ETF整體累計資金凈流出348.11億元,其中1月為凈流入狀態,2月開始轉為凈流出。在上周(2月13日至2月17日),全市場股票型ETF凈流出136.36億元,這已經是股票型ETF連續兩周遭遇超百億元的凈流出。
證券日報
滬深交易所將于2月25日開展全面注冊制改革摸底測試
滬深交易所將于2月25日開展全面注冊制改革摸底測試。相關通知顯示,為確保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技術準備工作順利推進,滬深交易所聯合中國結算相關分公司、中證金融定于2月25日組織開展全面注冊制改革摸底測試,通過模擬滬深兩市股票及存托憑證交易、非交易等業務的委托申報、成交回報、行情接收、清算交收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轉融通等業務處理過程,檢驗市場參與各方技術系統的正確性。
多地首套房貸利率再創新低 放款周期縮短
隨著信貸環境進一步優化,國內多個城市2月份房貸利率繼續下降。貝殼研究院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在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下,2月份百城首套主流房貸利率再創2019年以來新低。23城首套房貸利率下降,首套利率低于房貸利率下限(4.1%)的城市增加至34城。
多品種鋼材期現價格上漲指向復蘇 上市鋼企將迎估值回歸?
近日,鋼材市場價格迎來了多個品種聯袂上漲。公開數據顯示,期貨市場,截至2月22日收盤,螺紋鋼主力合約報4237元/噸,當日漲幅0.12%,近一周(2月16日至2月22日)累計上漲4.21%,5個交易日全部收紅;另外兩個鋼材期貨品種近一周內5個交易日均有4次收紅。其中,熱卷主力合約報4283元/噸,近一周累計上漲2.66%,線材主力合約報4939元/噸,累計上漲4%。
動力電池將迎“退役”高峰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鋰電池回收
鋰價不斷下跌,上市公司“找鋰”的步伐卻并未停止。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備受市場關注。
人民日報
去年京津冀經濟總量突破十萬億元 交通一體化持續推進成果顯著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0.0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8倍;北京、河北雙雙跨越4萬億元量級,達到4.2萬億元,分別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
21世紀經濟報道
瞄準區域換電市場 協鑫能科加快布局速度
自宣布轉型移動能源賽道以來,協鑫能科今年以來加快了換電業務布局速度。近日,大灣區新能源網約車市場再度迎來一股新力量——協鑫能科與東風柳汽聯合舉辦一場交付儀式,協鑫電港廣州首批12座換電站將投運,另有500臺東風風行S50EV換電版出租車交付使用。
近兩月現多只數百元規模理財產品 1月有15只產品募集規模不到10萬
銀行理財產品募集越來越艱難。據數據,1月理財公司新發行理財產品680只,其中有489只產品披露了實際募集資金規模,共募集資金2248億,單只產品平均募集規模4.6億。理財產品募集壓力依然存在,九成理財產品實際募集規模在10億以下,36%的理財產品募集規模在1億以下,有15只理財產品募集規模不到10萬。
第一財經
歐盟碳價史上首次破100歐元/噸 對企業而言意味著什么
2月21日,歐盟基準碳配額主力期貨合約價格(EUA)升至100.70歐元/噸的高位,歷史上首次達到每噸100歐元/噸,這意味著能源企業和制造企業在產生碳排放時必須支付的成本進一步增加。消息面上,2022年年末,由于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臨時協議的達成,歐盟碳價一度最高攀升至超過90歐元/噸。
長江中游四市牽手十年GDP增2.4倍 一體化發展盼上新臺階
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下稱“四市”)立志成為引領者,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有望再上新臺階。2月21日下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九屆會商會召開。四市第九次牽手,共同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一碼通域”合作框架協議》《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法律服務異地協作框架協議》等文件。
經濟參考報
制造業生產指數擴張 產業鏈穩定運轉
近期多方發布數據顯示,企業開工率穩步提高。山東、湖北、遼寧等地春節后開工兩周時間,已有超九成規上工業企業實現開工復產。中小企業協會對樣本企業開工率的調查顯示,1月份,開工率在75%及以上的企業占34.87%,比上月上升4.07個百分點。
兩融余額持續攀升 北向資金年內凈買入超1600億元 A股吸引力凸顯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超16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兩融余額相比1月底上漲超過3%;ETF發行與存量品種的交易趨向活躍……多個高頻數據顯示A股增量資金入場。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