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持續發揮產融培育基地(下稱“產融基地”)行業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帶動更多上下游產業企業合理運用期貨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促進產融深度結合、期現同頻發展,大商所于近日發布了2023年度產融基地工作方案。
根據工作方案,大商所完善產融基地日常管理,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對產融基地實行積分制管理,建立退出機制,并繼續開展“優秀產融培育基地”評選工作,以更好地強化產融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好地發揮“大手拉小手”“期現手牽手”的作用。
考慮到過去幾年產融基地已經在期貨基礎知識普及、理念宣導等方面為參加活動的企業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儲備,為了讓產融基地活動更加貼近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更好體現期現融合,大商所今年專門面向產融基地設置了專項費用,用于支持和鼓勵產融基地根據相關品種特性、市場情況等,開展培訓、調研、沙龍等形式多樣、有針對性的市場活動。
據了解,除常規市場活動以外,大商所還拿出了其他誠意滿滿、亮點多多的特色活動方案,更加精準地服務市場初入企業和中小企業提升期貨工具運用能力、產融結合能力。一方面,大商所已于今年2月啟動“2+1”牽手工程試點,推動產融基地和期貨公司組成期現團隊,支持意向參與或初入期貨市場的企業派員到龍頭企業產融基地進行實踐學習,了解衍生工具應用模式、積累內部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大商所已于近日發布2023年“大商所企風計劃”相關通知,除了推出龍頭企業專項服務項目,還將依托產融基地開展中小企業板塊項目,發揮產融基地在業務、人才和經驗等方面的優勢,探索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有效模式,推動更多中小微企業直接或間接利用期貨衍生工具管理風險。
“產融基地是連接期現貨市場的紐帶橋梁,也是我所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實體產業的重要抓手。”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產融基地支持力度,更好發揮107家基地單位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期現結合新模式、新工具的普及應用,深化‘企業培育企業’‘金融服務企業’的良好生態。”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