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據統計,眩暈癥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門診的15%。長遠來看,各種眩暈性疾病往往更容易對患者產生長久困擾。
中醫歷史上對眩暈認識有代表性的觀點:“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上虛則眩”,“髓海不足”,均屬因虛致眩:張仲景認為痰飲是眩暈發病的主要原因;朱丹溪倡導痰火致眩學說,提出“無痰不作眩”及“頭眩,痰挾氣虛并火,治痰為主,挾補氣藥及降火藥。”張景岳“頭眩雖屬上虛,然不能無涉于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陽虛也;下虛者,陰中之陽虛也。陽中之陽虛者,宜治其氣,提出眩暈的病因、病機“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明代虞摶提出血瘀致眩。
這類疾病反復發作,遷延難愈,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工作以及社交能力,同時也會對患者情感意志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部分患者會由此而產生焦慮、抑郁和恐懼等不良情緒。
1月26日(本周三)19:30-20:30舉行“天醒之路”之《病癥結合診治眩暈》講座直播活動。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是眩暈,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特于
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權威專家伍大華教授
本次活動特邀蒞臨主講,屆時歡迎大家進入直播間,一起聽伍教授和大家分享她的行醫經驗。干貨滿滿,不要錯過哦!
專家介紹
伍大華
為湖南省第二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國家中醫臨床重點專科腦病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心腦血管病學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研究病種中風病負責人。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慢病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湖南省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預防醫學會第一屆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女醫師協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及《中醫藥導報》審稿專家、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湖南省醫療器械審評專家、湖南省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專家等職。從事臨床、科研、教學30年。對內科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攻腦病,對中風病、癡呆、頭痛、眩暈、失眠、郁病、麻木、顫證等疾病有較深造詣。在國內重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學術專著10余部。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余項,獲省部級醫學獎8項。
直播安排
主辦單位
漢森制藥
支持媒體
39健康網
有問必答網
醫藥觀察家
中醫藥導報
家庭醫生在線
舜風傳播
直播時間
2022年1月26日19:30-20:30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