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各種“喝酒消毒防新冠”的段子,比如:“出門戴口罩,回家一口酒”、“喝酒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用酒漱口可以增強口腔黏膜抵抗力,預防新冠”……但這些方法真的可以增強口腔黏膜抵抗力嗎?會不會反而刺激口腔黏膜造成損傷?
最近,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病科就接診了數位因為長時間口含白酒而導致黏膜化學性損傷的患者,甚至還有的患者認為在白酒里泡花椒“殺毒”效果更佳。
(相關資料圖)
對此,鮑喆煊主任醫師表示,雖然許多人知道這是玩笑,但也擔心一些群眾在焦慮的心態下可能會被誤導,采用一些不科學甚至“自傷”性的防護方法,這些方法不僅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會引起其他醫學問題,希望大家正確看待“病毒經口腔黏膜感染”這件事,減輕焦慮,以更樂觀的心態科學防疫。
“病毒會經口腔黏膜感染”?
專家:很常見但不用過份擔心
什么是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是指覆蓋于口腔表面,前與唇紅與唇部皮膚相連,后與咽部黏膜相延續的濕潤襯里,涵蓋雙唇、兩頰、上腭、牙齦、舌、口底、咽部等區域。口腔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開端,一些病毒確實可以通過口腔感染。
鮑喆煊指出,病毒經口腔感染或者口腔內發病非常常見。多種病毒可以經過口腔感染全身,也可以在口腔局部發病。
比如,3歲以下嬰幼兒好發的“皰疹性齦口炎”,就是單純皰疹病毒在口腔內的發作。
很多中老年人嘴唇都有反復發作“起皰”,很多人都說的“上火”,其實是復發性皰疹病毒感染,或者是唇皰疹。
有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人群有超過80%的比例口腔感染過皰疹病毒。
口腔內還容易有其他病毒的感染,比如HPV(人乳頭瘤病毒)、帶狀皰疹病毒、手足口病等。
“總之,病毒經口腔感染或者口腔內發作病毒性感染是個非常常見的事情。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地經歷過。對于已經經歷過的事情,大家沒必要這么緊張焦慮,”鮑喆煊說。
鮑喆煊主任醫師看診中
提高口腔黏膜抵抗力
要戒煙限酒少喝碳酸飲料
什么是“口腔黏膜的抵抗力”?鮑喆煊解釋,黏膜保護功能得益于“三種屏障”。
一是唾液屏障。唾液對于口腔黏膜起到重要的機械沖刷作用,既可排除了有毒物質,也能防阻斷病毒的黏附,還能起到潤滑、抗干燥和抗菌作用。
二是上皮屏障。完整的上皮是防止病毒進入深層組織的天然生理屏障。
三是免疫屏障。上皮內的免疫細胞和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等構成了口腔黏膜局部的免疫屏障。
鮑喆煊表示,想保護或者加強提高“黏膜抵抗力”應做好以下8點↓
戒煙
吸煙可以嚴重損害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香煙中的尼古丁是一種高毒性、易揮發的油狀液態物質,可溶于水、乙醇等,能夠快速被口腔黏膜吸收,可以誘發口腔癌、口腔癌前病變等多種口腔黏膜疾病。
限制飲酒
酒精會破壞口腔黏膜上皮脂質分子的排列,導致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增加致癌物的滲透以及細菌或者病毒對口腔上皮的侵襲性。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與不飲酒的人相比,每天攝入50克酒精即會明顯增加患口腔、咽部、喉部和食道癌的風險。
避免高溫飲食
大于43℃的食物入口,就有可能會造成黏膜損傷。
避免過于辛辣飲食
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是一種含香草酰胺的生物堿,具有強刺激性,可引起灼熱感,它與高熱食物協同作用,會放大對口腔黏膜的熱刺激效應,刺激損傷口腔黏膜,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
盡量少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的pH值大多在3.0~4.0,其營造的酸性環境可能會損傷細胞的生理功能,還會影響口腔潰瘍或者其他傷口的愈合。
關注口腔健康
拔除口內殘根殘冠、去除口腔的不良修復體、牙結石等,防止它們給口腔黏膜造成創傷,以保護口腔黏膜的完整性。
保持口腔衛生
認真刷牙,配合使用牙線,必要時輔助使用漱口水。
增強營養
積極治療全身疾病,增強營養,提高全身抵抗力。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婉虹 通訊員張曼莉、李耀文、郭千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