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2年12月30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簡稱“研究院”)在中山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21-2022)》及“2021-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分別簡稱為“藍皮書”及“制度創新十佳案例”)。其中,南沙自貿片區入選“2021-2022 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
此次活動是研究院連續第七年對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效進行綜合評估,并發布相關研究成果。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符正平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設立至今,已經走過九個年頭,馬上邁入第十年了。中國自貿試驗區已經具備提質增效,實施提升戰略的基礎和條件。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勝蘭教授介紹了藍皮書的主要內容。藍皮書分為前言、專題編、區域編三個部分。前言分析回答了如何扎實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問題。專題編選取十個本年度自貿試驗區最熱點、最受關注、最具前瞻性的議題,力爭作出時效性最佳的深入分析。區域編選取了上海、廣東、遼寧、河北、江蘇、云南六個自貿試驗區,回顧與總結其一年來的建設成效和創新經驗。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魯曉東教授介紹了2021至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的評選情況。為更多角度地展現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果,研究院組織專家對全國自貿試驗區(港)在過去一年里的優秀案例進行了評選。課題組根據“創新性”、“契合性”、“區域特色”和“完備性”四大原則,從“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政府職能轉變”、“金融改革創新”、“法治化環境”五個制度創新領域,每個領域評選出2個,最終遴選出“2021-2022 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見下圖)。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劉穎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