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一張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天河院區產科手術室為背景的照片出了圈。照片中,一名身穿厚厚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疲憊不堪,癱坐在手術室門口地面上休息。照片的主角正是該院天河院區產科主任趙莉娜。
彼時,趙莉娜剛結束當晚的第三臺剖宮產手術,當天白天,她已在門診看診一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坐在地上短暫休息后,趙莉娜又重振狀態,為一位陽性孕媽行緊急剖宮產術,成功為其腹中胎兒解除缺氧險境,手術結束時已近凌晨三點。
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來,各醫院門診產檢、住院分娩的孕產婦陽性病例日漸增多,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也逐漸加大,趙莉娜團隊和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鋒正式打響。他們就像訓練有素的急行軍,每位隊員都在努力和時間賽跑,只為保障母嬰安全。
緊急剖宮產術解除胎兒宮內缺氧險境
2022年12月19日,一個普通的周一,但對于趙莉娜和團隊成員來說,新一天的“攻堅戰”又開始了。按照當日工作安排,趙莉娜白天全天出門診,晚上則安排了三臺剖宮產手術,其中包括兩例陽性孕媽。當時,趙莉娜是省婦幼天河院區產科唯一未感染新冠病毒的醫護人員,已經連續多日堅守臨床一線。“不光我是這樣的,大家基本上都是這個狀態。”趙莉娜說。
↑趙莉娜和團隊為分娩困難的產婦助產
“保障母嬰安全需要團隊合作,而不是單人作戰。”采訪中,趙莉娜多次提到,產科臨床工作是團隊戰,大家互相關照、補漏補缺,齊心協力做好孕產婦醫療服務。在趙莉娜看來,患者的診療需求,就是醫護人員工作的“指揮棒”。而作為一名產科醫護人員,護航每一位孕媽生出健康足月的寶寶,這是她和團隊的初心所在。
如今,趙莉娜仍是科室唯一未感染新冠病毒的醫護人員。“我不敢陽,也不能陽。”趙莉娜坦言,目前醫護人員力量相對還較緊張,基本每個人都要兼顧好幾個崗位,大家互相支持補位,守好門診、病房、手術室等幾個主要“陣地”,確保各個“陣地”安全。“不止天河院區,越秀院區、番禺院區也面臨著同樣甚至更大的診療挑戰。每一家醫院都面臨著類似的處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婧 通訊員:劉元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