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春運首日,廣州鐵路博物館舉辦的“能流動的博物館、會說話的老物件”主題展在廣州南站和長沙南站候車廳同步展出。粵漢鐵路的百年股票、新中國成立前的手提信號燈、不同年代的火車票等212件珍貴藏品首次在高鐵站與旅客“零距離”接觸,吸引了大量旅客駐足觀看。這些藏品和故事走進大眾的視野,搭建起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文物與公眾之間的橋梁。
講解員劉煒楨告訴記者,展陳內容主要從艱辛歷程、新生之路、開拓先行、高鐵時代、繼往開來五個方面,圖文并茂地講述廣州局集團公司發展史,也從側面反映了整個中國鐵路的高質量發展史。
該館副館長陳志雄說:“這是廣州鐵路博物館首次舉辦流動展,一是讓文物活起來;二是向廣大旅客朋友精心烹飪一道有溫度的文化大餐,讓更多旅客了解鐵路歷史和文化,激發愛國愛路情懷,給春運旅途增香添味、增色添彩;三是更好促進一線職工賡續鐵路紅色血脈,傳承鐵路優良傳統,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在春運中優質服務旅客。”
“沒想到在高鐵站候車時還能看到博物館的展覽,很多展品是第一次見到,讓我大開眼界,很有價值,也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鐵路,很有意義。”在廣州南站候車的張先生一邊仔細地看展,一邊贊不絕口。
據了解,廣州鐵路博物館在百年老站——粵漢鐵路黃沙站(1946年12月改為廣州南站、2005年6月停止使用)的舊址上修建,最大程度保留了老鐵路車站的歷史風貌。自2022年5月18日開館以來,短短7個多月,預約參觀人數已達23萬人次,接待各界團體2100余個,成為知名的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地、愛國主義教育地和“網紅打卡地”。公眾可以關注“廣州鐵路”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參觀。
文物不僅是博物館里的展品,更是活躍在現實生活中的有趣存在。本次流動展至2月15日結束,橫跨春運40天。節前每天10時和15時,該館講解員均在廣州南站開展一場免費講解,其他時段將視旅客需求,隨時提供免費講解服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慶 通訊員:吳彬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慶 通訊員:陳濤、杜勇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