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沒見老師,先跟老師來個大大的擁抱。
【資料圖】
“老師同學早上好!”熟悉的問候聲回來了。昨日,廣州市中小學幼兒園正式開學。為迎接學生重返闊別已久的校園,各校開學禮花樣百出——“健康禮”“紅包禮”、醒獅表演、非遺體驗,儀式感“拉滿”。談及新學期目標,有同學希望“跑步越來越快”“磨礪畫畫本領”,還有學生喊出“以分數‘稱霸’學校”。記者直擊開學首日的校園,鑼鼓喧天,滿是歡聲笑語。
有得吃有得玩有得看,省育才二院的萌娃在幼兒園收獲滿滿的驚喜和快樂。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攝
開學新花樣 萌娃報到儀式感滿滿
“醒獅起舞,福氣滿滿!”開學首日,為迎接學生返校,廣州不少校園里響起敲鑼打鼓聲,亮起舞獅慶賀的身影——越秀區珠光路小學邀請舞獅傳承人現場展示,與孩子們面對面介紹舞獅的文化,手把手指導舞獅的技法;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附屬海珠幼兒園的小廣場上,醒獅、鑼鼓、中國傳統習俗的介紹吸引了不少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在越秀區舊部前小學,醒獅隊來到同學們身邊,帶來“睜眼、洗須、舔身、抖毛、探路、采青”等表演,同學們近距離領略到南獅上乘功夫,大呼過癮。
老師在門口為入校的同學們贈送祝福卡片
在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同學們戴著具有兔年和春節元素的頭飾,穿著紅彤彤的衣服,帶著“年味”回到校園。每位同學都收到了一份特別的開學禮物——由一張布制成的中國地圖。該校校長彭婭介紹,同學們可以把中國各地標志及特色畫出來,展現中華大地之廣袤,文化之豐富。“一卷中國地圖寓意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天下事’。希望同學們填好祖國的顏色,講好祖國的故事。”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校本部的同學們一走進學校,就收到放有祝福語的開學“利是”,還有“紅兔”“文曲星”“狀元爺”等可愛的吉祥物給同學們送上了新年的福包和糖果。一聲聲問候,一張張笑臉,大家瞬間回歸到熟悉而熱鬧的校園。
昨日上午,協和幼兒園舉行盎然歡騰的開學儀式活動,歡迎小“和”苗們回歸溫暖如初的幼兒園,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回歸校園,不少學校組織了多元主題的趣味活動。越秀區桂花崗小學的同學們在運動場上體驗著“憤怒的小鳥”“俄羅斯方塊”“毛毛蟲大作戰”等游戲。學校組織全體同學輪流參與趣味健康運動嘉年華,該校副校長李榮梅介紹:“之前同學們居家了較長時間,所以我們用游戲幫他們調適心理,以快樂的節奏回歸校園生活。”
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二院則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熱鬧的“廣府廟會”活動。萌娃們穿上紅色喜慶的衣服回到幼兒園,一下子就被各種攤位吸引了。不僅有敲鑼打鼓、龍獅賀歲,大吉大利的桔子、甜蜜可口的糕點糖果,更有大“剪”宏兔、袋袋平安、擊鼓送福等精彩活動,小朋友們有得吃有得玩,不哭不鬧,高高興興地開始了新學期。
開學新期待 每天進步一點點
“好久沒在學校和好朋友們一起玩了,很想他們!”珠光路小學的一位同學說。與許久沒見的老師和同學再次團聚,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們對新學期也有不少期待。“新學期我要用我的成績‘稱霸’學校。”“我很喜歡美術,我要繼續磨礪畫畫本領。”“我要多多鍛煉身體,生病太難受啦!”……強健體魄、提高學業成績、培養興趣,孩子們暢所欲言,訴說著對未來的美好愿望。
揮動毛筆,老師帶孩子行云流水般勾勒“福”字。
面對許久不見的同學們,老師們也有不少感慨。“現在恢復線下教學了,建議孩子們能調整好自己的作息,通過做好網課內容的復習、早睡早起,來盡快恢復學習狀態。”珠光路小學數學老師李慧為孩子們點出新學期恢復狀態的“小妙招”。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校長賴海虹則勉勵師生們道:“希望全體師生把格局、光芒、愛和擔當裝進行囊,一路花香一路歌,以最自信的狀態暢想最美好的未來。”
由于上學期除高三年級外,其他年級學生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網課,本學期初,部分學校將放慢教學節奏,給予學生一定適應期、過渡期。廣州市南武中學初中部教導處副主任盧蘭芬介紹,在教學方面,學校前兩周將以復習鞏固線上教學期間的重難點為主,調動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平穩銜接至新學期學習。“由于上學期契合線上教學安排,及時前置、調整了相關教學內容與進度,因此不會影響初三畢業班的教學進度。”盧蘭芬介紹道。
“學校一年一年地進步著,同學們也是一樣。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重視開學第一天、第一周。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即使有,也要起得比人家早一點才能吃得到。”廣州市第五中學校長裘志堅在開學典禮上勉勵同學們,要為了自己的志趣持之以恒地努力。
開學第一課 以求知欲開啟新學期
為了讓同學們安全健康、帶著充分的好奇心、求知欲開啟新學期,不少學校在花式迎接開學的同時,也開展了多元的開學第一課。
帶上老師發的紅包和祝福,一起美美地拍個合照。
昨日上午,廣州市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思政第一課在黃埔區廣州實驗中學舉行。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易西兵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分享了他的“考古日記”,揭秘城市考古工作真相,探尋羊城歷史足印。易西兵鼓勵同學們認真學習,在歷史文化的滋養中健康、茁壯成長,更好地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據了解,本次廣州開學思政第一課以“穿越時空隧道,探尋歷史回聲”為主題,依托考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匯集思政教育素材,貫通學校與社會的“大思政”格局,創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學們光顧小商店購買零食的時候,記得拿起來看看具體的生產日期,判斷保質期還有多久,辨識食物標簽,盡量選擇食物成分表相對簡單的食物。”在2023年春季廣東開學第一課現場,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任嬌艷從同學們愛吃的零食說起,講解平時選擇食物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與營養知識,她還向同學們分享了一個辨識食品標簽口訣:“一看排序,二看長短,三看名稱,找出隱藏風險。”
穿著校服的孩子們開心地跳躍、慶祝開學。
開學后,同學們如何科學鍛煉?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冠軍、中山大學體育部副教授張潔雯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些建議: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運動。她還建議同學們和同伴一起運動,“我一直覺得,一個人自己堅持一直運動挺難的,但只要有個伴,你們就可以相互監督,一起動起來。”
張潔雯也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競技經驗,希望他們通過體育運動學會堅持,迎難而上。“我們在平時的比賽里,贏的次數比輸的次數少得多,但我們學會怎么在‘輸’中不斷重拾信心、繼續堅持。我經常對我的兩個孩子說,你們不一定要多優秀,但最起碼必須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不讓自己后悔,既然做了就堅持到底,無論最后結果怎樣,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
華陽小學則將以“三句半”的形式開展了開學思政第一課。“這種方式的思政課可以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讓他們有親切感,印象也更加深刻。”該校校長陳麗霞說。珠光路小學的開學思政第一課則以文化傳承為主題,校長陳康英說:“希望同學們在今天的體驗活動中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在學習中感受,在感受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
近3萬安保力量“護校安園”
廣州警方昨日通報,2月6日開學首日,全市中小學幼兒園4300余個校區均平安順利開學,校園及周邊社會治安、交通平穩有序。全市共出動安保力量近3萬人次,其中警力7000人次,其他安保力量2.3萬人次,全面落實“護學崗”工作以及校園周邊巡邏防控工作,確保全市學校100%納入高峰勤務巡邏范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羊、葉作林 通訊員公新文)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欣潼、劉曉星、謝澤楷、曾俊、王婧、林霞虹、魏麗娜、徐依勵(署名除外)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實習生胡佳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