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高”歌的姐姐曹玉維
工作、生活之于曹玉維,早已如魚水交融。她的奮斗精神,也感染著子女,造就了孩子們逆境之中不畏艱難、穩中求進的品格。
(資料圖片)
點都德在曹玉維兒子、總經理沈志輝的帶領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近3年,點都德在華南、華東、西南區新開了20多家門店。
點都德,“點都得”。這句廣府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隨著大型連鎖式餐飲企業“點都德”在全國的迅猛發展,而為全國人民所熟知。隨之帶往全國各地的,還有老廣州飲茶文化以及全手工制作的點心。美味的背后,是掌舵人、廣東點都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玉維數十年如一日的嚴謹與堅守。
廣東點都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曹玉維
極致:“四件寶”40余年不離身
一坐下來,曹玉維就從手提包中拿出她的“四件寶”:尺子、剪刀、小刀、秤。
在曹玉維看來,這“四件寶”伴隨她走過40多個年頭,成為她緊抓源頭、嚴控質量、做好產品的最佳幫手。
每天,曹玉維都要到不同的門店抽檢,門店里的每一細節都逃不過她的雙眼和“四件寶”的衡量。
她用剪刀一剪,就能剪開點心試味;用尺子精確一量,便知曉寧夏菜心的規格是否達到他們所設定的標準:15厘米;她用秤一稱,便知芒果是否達到1斤以上的收貨要求,哪怕差個一兩二兩,都要退;用小刀一劃,就能了解水果等食物的內部質量。廚師將當日的芒果取樣送來,她嫻熟而有序地輕揮小刀,一橫一豎,便干脆利落地切出了1/4的果肉來。“這就符合我們的要求了,核要薄而大,果肉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熟。這些都要切開來才知道”。
細節決定成敗,即使是一雙筷子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感,曹玉維都非常關注。
她表示,筷子的長度要適中,把握在23.5厘米,筷子做了特別設計,增大摩擦,容易夾取。采訪間,曹玉維拿出自己的手機,一開相片庫,儼然一個食材數據庫:河粉的品質標準、安格斯牛肉的肥瘦比例……每一張圖中,食材旁附著一張收貨標準的紙條,目前,點都德有幾千個食材品種,曹玉維隨口能說出2000多個品種的價格和收貨要求,精確到食材重量、厚度和寬度,分毫不差。
曹玉維這份嚴謹、這份對極致的要求,可以說是點都德制勝的不二法寶,是推動點都德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廣東點都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曹玉維
溫暖:設立“愛心待餐”幫助市民
“曹姨、曹姨……”在門店,記者聽到員工都是這樣親切地喚曹玉維,比起“董事長”這樣的稱謂,“曹姨”的稱呼更加親切。每每聽到,曹玉維總是笑著應答。員工朱曼華說,曹姨不僅在工作中為員工樹立了榜樣,更在生活里關切每個人。
2014年,在曹玉維帶領下,點都德攜手廣州義工聯發起“愛心待餐”活動,同年,他們正式成為廣州首家設立“愛心待餐”的餐飲企業。他們定期為市內困難長者、低保低收家庭等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免費的愛心點心。
在元宵、冬至等節日,曹玉維的團隊更是邀請服務對象前往門店,一邊飲早茶吃點心,一邊慶祝節日。這個活動,到今天還一直在延續。
曹玉維說,希望搭建起這個平臺,以點帶面,帶動公益慈善,讓更多企業加入其中,助力完善更廣泛的社會支持體系。
和點都德員工一起成長
有姿有味
只要身體條件允許
工作到90歲都樂意
“我的朋友說,他們工作到50多歲就可以退休了,而我比他們做多了20年,至今也還未退休。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于我而言,工作與生活早已相互融合,寓工作于生活。”
“在任何場合我都是這么說的:工作使我快樂,工作使我健康,工作使我開心。”
“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即使工作到90歲我都樂意。”
“我們的門店遍布全國九大城市,我時常要出差,為當地門店解決實際問題。我常常奔走于不同的城市,有時在一個城市一待就是好幾天,需要處理的事項不少。但在當地生活的日子里,也是在體驗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比方說,不同季節去到杭州出差,就能領略到杭州各季的變化,哪怕是大街上一片樹葉一朵花,都在四季中流轉。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旅游,是一種更加融入當地的旅游。要說我有什么愛好,那或許就是旅游了。”
本期版面
▼▼▼
本期統籌:王曉云、章虹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繁瑩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