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57個梯口已順利完成加裝電梯并投入使用41臺,群眾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邊,為群眾辦實事。
“自從電梯加裝后,我再也不用左腿碰右腿,辛苦爬樓梯了?!薄盀榱藢O子讀書,我一直住在這里8樓,出門好辛苦,終于盼到了電梯?!币缬谘员淼南矏傊?,是越秀區黃花崗街水蔭南社區水蔭路34號大院加裝電梯后,居民生活所發生的可喜變化。
(資料圖)
作為全市首個試點推進成片連片加裝電梯的社區,34號大院57個梯口加裝并投入使用電梯41部。每一部電梯的建成,都離不開市區人大代表的積極奔走和不懈努力。代表們飽含對百姓冷暖的關切,展現履職盡責的擔當,把人民“心事”變成“實事”,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中生動詮釋了“人大代表為人民”。
察民情
圍繞加裝難點調研找對策
舊樓加裝電梯一直是群眾的期盼和向往,是備受關注的民生工程,但在推進中卻困難重重。早在2013年,越秀區就有代表關注到這一問題,提出了《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建議》。建議指出,加裝電梯存在報建審批環節多、程序繁瑣;高低層業主之間的意見分歧或矛盾難以調和,鄰里關系緊張;增設電梯的進度十分緩慢,一年半載甚至幾年批不出一個建設工程許可證,成功加裝的少之又少等問題。
如何更好地破解舊樓加裝電梯的難題,成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反映最集中的民生熱點問題之一?!霸叫銋^老舊樓宇多,群眾尤其是老年人對加裝電梯的需求十分強烈,為此我們多次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調研,主要圍繞加裝電梯的工作難點,找思路對策?!痹叫銋^人大常委會主任孔祥虎說。
做好人大工作,從調研開始。
為了更加全面、真實地了解群眾需求,越秀區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扎根在社區一線的人大代表聯絡站作用,組織代表開展調研視察、接待選民活動,聽民意、問民需,收集每一名群眾需要什么、盼望什么、擔心什么。為幫助群眾實現所盼所愿,代表們加快形成調研成果,很快便提出了代表建議。
2018年以來,市人大代表先后在市人代會期間提出加裝電梯相關建議9件,涉及加裝電梯補貼發放、嚴重遮擋界定、相關制度實施、后續維護管養等方面,在市區兩級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老舊樓宇加裝電梯插上了提速的“翅膀”。
一次次調研視察,飽含著人大代表對百姓冷暖的關切;一件件議案建議,展現了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擔當。如今,老舊樓宇加裝電梯從協商、規劃、建設到安裝、使用、管理的全周期閉環服務中,越來越多人大代表參與其中,“人大代表為人民”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生動詮釋。
聽民意
近50場協調會求“最大公約數”
水蔭路34號大院是典型的老舊小區,院內多數為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7到9層樓梯樓,共有常住戶918戶、3600多人,其中70歲以上老人有1100多人。
在加裝電梯過程中,高低層居民利益難協調問題往往是加裝電梯無法邁出的“第一步”,也是導致電梯多年難以實現加裝的“絆腳石”。
如何協調高低層利益這一難題,成為能否順利加裝電梯的關鍵。對此,越秀區黃花崗街探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路徑:由社區黨委、人大代表聯絡站牽頭搭建議事平臺,邀請市、區相關部門權威解答,講明連片加裝利好,利用周末、夜間召開近50場協調會,迅速在小區居民中凝聚起共識,實現居民從了解、認可到支持、參與的轉變。
“阿伯,您擔心電梯安裝后過道采光暗了,您看看這個設計,這最大限度避免了這個問題?!薄斑@個電梯電費分攤,我們想征求下大家的意見?!边@是周末在人大黃花崗街道工委會議室熱烈討論的場景。
針對部分居民的個性化需求,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區人大代表官選蕓所在的律師事務所聯合社區法律顧問建立矛盾糾紛聯合調解機制,開展“送法上門”行動,全面做通“關鍵少數”工作,力促100%的同意率。
“人大代表是群眾選出來的,人民群眾對代表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和信任感,做起協調工作來也相對容易些?!崩捉ㄍf。
紓民困
“綠色通道”審批推動全市首個連片試點
加裝電梯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單獨報建要經過咨詢協調、方案審查、遞交規劃許可、辦理土建施工許可、登記特種設備使用等多個環節,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導致流程“從頭再來”,以居民代表作為活動主體推動加裝電梯工作步履維艱。
針對這一痛點難點,人大代表們主動發力,梳理出全套流程,多次組織小區業主召開集體咨詢會、說明會,在持續的實地調研、交流協商和修改完善中就加梯選址、外觀、材質等達成一致,形成設計方案,協調規劃、建設、城管、市場監管、消防等8部門落實“集中審批、分層管理”制度,把“一梯一流程”整合為“多梯一流程”。
有事好商量,商量好辦事。最終,水蔭路34號大院作為全市首個試點推進成片連片加裝電梯,開辟出設計、報建、審批、備案便捷化、集約化的“綠色通道”,并一次性完成小區30余個梯口的加梯審查,將前期報建時間由3~4個月(單梯)縮減為1個月左右,真正做到讓居民少跑腿、少操心。
惠民生
“化零為整”電梯批量加裝拿到“批發價”
為提升施工效率,讓群眾能盡快享受加裝電梯的便利,人大代表們積極推動“化零為整”的工作理念,最大限度降低加裝成本、提高加裝效率。
來自建筑設計及工業設備相關行業的區人大代表潘輝發揮專業優勢,以專業眼光結合屬地黃花崗街道意見,向居民推薦1~2家優質單位承接項目,成功協調以每臺電梯低于市場價的“批發價”實行批量施工?!拔覀兺ㄟ^前期設計技術人員深入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深化產品設計、與有關生產廠家協調,盡量采用廠家已有的成熟標準化產品,減少非標產品零部件加工費用,并通過優化現場施工組織等,使每臺電梯節約成本約5萬余元。”潘輝說。
在電梯加裝期間,代表們通過代表聯絡站與居民、建設方建立起三方“短平快”的常態化溝通機制,確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細節問題等快速協商,避免重復溝通和過度差異化引發的資源浪費、利益失衡。
暖民心
代表推動電梯“連片托管”服務“全包”
電梯建成后,如何進行長效管理,也成為了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
對此,市人大越秀聯組代表提出《關于加強舊樓加裝電梯后續管理的建議》,明確提到:不能重建輕養,提升電梯安全;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群眾支持;繼續探索托管模式,完善工作方法等建議。
在代表的高度關注和支持下,水蔭路34號大院首推電梯“連片托管”,引入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實行服務“全包”,物業管理行業的越秀區人大代表林子順等人結合自身專業,對“全包”服務的標準設置提出了具體的意見。
在此基礎上,發揮代表聯絡站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暢通企業單位、托管機構參與社區治理的路徑,通過社企共建、資源共享,推出“托管+保潔”“托管+保安”“托管+矛盾化解”等套餐服務,以“代表聯絡站+”模式賦能基層治理新活力。
“通過多角度發揮代表作用,參與加裝電梯全鏈條各方面工作,找到了思想認識的共同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痹叫銋^黃花崗街黨工委書記、區人大代表余昭輝表示。
她介紹,水蔭路34號大院加裝電梯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57個梯口已順利完成加裝電梯并投入使用41臺,全過程實現了人大監督、政府治理、社會參與、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邊。
文、圖/魏麗娜、翁創苗
關鍵詞: 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