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花都區生豬養殖項目順利竣工投產。該項目采取“樓房式”養豬模式,計劃引進法系優良種豬,爭取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達產,年出欄量預計在36萬頭。同時正在規劃建設項目二期,最終預計實現年出欄量50萬頭,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的生豬供應提供有力支撐。
花都生豬養殖項目位于花都區獅嶺鎮,生豬養殖土方工程、生豬養殖(標段一)、養殖配套飼料車間(標段五)均由廣州建筑屬下機施集團承建。面對防滲漏、防臭、高邊坡施工難度大、工期緊、變更多等多個施工難點,生豬養殖(標段一)是整個花都生豬產業基地首個樓房防滲漏工藝試點項目,項目部采用注漿方式解決了“防止糞溝漏水開裂”難題,并采取“水平通風除臭模式”解決防臭的問題。
在花都區生豬養殖項目,豬舍廢氣經由風機送至水洗墻,水洗墻前設有噴淋裝置。廢氣經過噴淋后濕度增加,形成氣液混合,部分氨氣和粉塵被水霧吸附并隨水流沉降入儲水池。
在儲水池中,硫化氫和氨氣等被附著在除臭模塊表面的生物菌捕獲,并被分解吸收,豬舍廢氣由此得到凈化。為確保生物菌的活性,儲水池設有PH、LF檢測設備,系統可適時自動調整酸堿度、噴淋量、補水量等等,以確保生物菌處于最佳活性狀態。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陳榮奮 鄧舒恒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鄧舒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