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增城警方獲悉,上周(4月17日-4月23日),增城區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環比上升14%。本周受害人中,男性占比較多,約占60%;平均年齡33歲;外省戶籍居多,約占63.5%;初中及以下學歷占36.5%、大專及以上學歷占30%;公司職員、工廠工人、學生被騙較多。冒充客服詐騙占比31.6%,刷單兼職詐騙占比25.5%,購物交易詐騙占比16.3%。
一公司員工被冒充培訓機構退費詐騙約6萬元
某公司員工W先生被冒充培訓機構退費詐騙約6萬元。4月21日,W先生收到一條陌生短信:“【XX培訓機構】W先生您好,因機構面臨破產清算,為保障您的合法權益,請盡快加入QQ群辦理退費”。
(資料圖片)
W先生回想起之前確實在網上報過該機構的培訓班,便加入了該QQ群,群內“客服”稱將以在指定軟件先墊付充值后回款的形式辦理退款,并發來“營業執照”和“債權轉讓協議”截圖。W先生信以為真,按照對方指引下載了APP進行操作,前面幾次均成功獲得回款,后幾次卻提現失敗,客服告知需要繼續追加充值任務即可一并提現,這時剛好有“學員”曬出“提取成功”截圖,W先生于是放下戒備繼續大額充值,后來無法登錄APP,才發現被騙。
警方提醒,遇到類似情況,應及時通過官方正規渠道核實,任何聲稱需要先轉賬才能退費的,都是詐騙。
街坊為買“音樂節”門票
陷入騙子圈套被騙3萬元
某小區業主Z女士被虛假出售“音樂節”門票詐騙約3萬元。4月17日,Z女士在某社交平臺瀏覽“音樂節”門票信息,看到“XX傳媒文化有限公司”發帖售票,便回帖稱需購買2張門票,并留下了自己微信號。沒過多久,就有“票務經理”主動添加Z女士微信,對方稱“余票不多,欲購從速”,并發來付款二維碼。Z女士沒有多想就掃碼付款,對方稱“余票緊俏,需要交保證金才能出票”,Z女士交完保證金后,對方又以“轉賬未按照要求備注”為由誘導再次轉賬。察覺異常后,Z女士要求退款,被對方拉黑,才發現被騙。
警方提醒,網購演唱會門票請通過正規渠道,不要為騙子“買單”。
警方勸阻一起冒充客服詐騙
成功止損約35萬元
4月19日,增城分局反詐中心緊急預警,荔城街L先生正在被冒充客服詐騙,于是立即開展電話勸阻,同時指令荔園派見面勸阻。
接到指令后,增城荔園派出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警力上門尋找事主,同時聯系其親屬協助尋找,最終找到正在操作轉賬的L先生。出警民警立即制止其進一步操作,并耐心講解冒充客服詐騙的慣用套路,L先生聽后幡然醒悟,成功保住了銀行卡內的35萬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張丹羊 通訊員:增公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