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長假,市民群眾出游熱情高漲。面對隨之而來的大車流,廣州交警嚴陣以待,合力保暢安。高峰守點、平峰巡邏、動態查處、精準管控,一抹抹“熒光綠”穿梭在羊城的大街小巷,飛馳在守護平安的路上。
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海珠大隊民警簡偉成,就是羊城鐵騎中普通平凡的一員。他所在的三中隊轄區內有廣州塔、海珠濕地、海珠湖公園,廣州大橋、洛溪大橋兩座跨江橋,還有海珠客運站和中大布匹市場……因此,每逢節假日,三中隊的執勤任務并不輕松。
除了江海路仲愷路路口的早晚高峰崗,簡偉成大部分執勤時間處于機動狀態。車流高峰期間,他有時剛疏導完一個交通擁堵路段,又緊接著趕往下一處。“我們的疏導任務隨著車流走,像海珠濕地周邊的車流最早出現在上午,廣州塔周邊的車流一般從傍晚開始增大。”他形容這種機動狀態有點類似“救火隊”,“哪里有擁堵、哪里有需要,我們就奔去哪里。”
(資料圖)
4月29日,小長假首日,廣州迎來出城高峰,許多市民自駕出外,路上的來往車輛明顯增多。簡偉成和隊友們緊盯廣州大橋上橋位、環城高速入口等瓶頸位置,提前疏導管控,盡可能提升車輛通行效率。
其間,海珠區突降雷雨。簡偉成駕駛警用摩托車迅速趕往中大北門隧道、客村立交橋下等轄區地勢低洼處巡邏。“這些地方容易積水,一到雨天,我們巡邏時就要多關注相關點位的路況。”
當天,在沿著廣州大道南南往北方向巡邏時,他突然發現車流速度變緩了,一路向前溯源,終于在廣州大橋上橋位找到了“癥結”所在——兩輛車因壓線變道發生了輕微交通事故。“兩名當事人有點詫異我們到場的速度,原來他們報完保險后才剛剛報完警。”簡偉成說,當時車龍已經排到了接近廣州大道南洲路路口的位置。緊急排堵后,他又向兩名車主普及了輕微事故快處快賠的方式。
路面巡邏是交警的日常,也是基本功。從警28年,簡偉成始終扎根一線,用摩托車巡控轄區,風里來雨里去,為市民出行保駕護航。他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獲個人嘉獎10余次,獲評“廣州市人民滿意政法干警”“南粵公安交警先鋒”、廣州公安“最美警察”等稱號。
日均巡邏里程超100公里的他,也因此成了海珠的“活地圖”,轄區的道路情況爛熟于心。他將平凡的路面巡邏工作重復一千遍、一萬遍,并堅持精益求精。在他看來,鐵騎巡邏是一件精細活,做好了就是一輩子的事。
“巡邏并不是簡單的‘兜馬路’,要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車流車輛有沒有異常、沿途有哪些交通安全隱患、市民有沒有求助需求等等細節都要留意,路口流量、周邊環境、交通標志、交通規律和特點也要用心研究。”
倘若將一個城市比作一個“軀體”,那么每條道路就像“血管”,連通“軀體”各處。如果“血管”一堵,“身體”運行自然不暢。交警的責任,就是保證城市的道路暢通充滿活力,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出行環境更舒心、暢快。“如果能用辛勤換取羊城道路平安順暢,我覺得值得。”這句話道出了簡偉成的從警初心。
作為廣州的地標景點,廣州塔景區是市民游客的熱門打卡點之一。4月30日晚上,廣州塔夜景流光溢彩,吸引如織游客。當晚臨近21時,景區啟動臨時交通管制,簡偉成和同事們守護在景區周邊,指引現場游客有序進出,引導社會車輛注意繞行。璀璨的夜色下,警察藍與熒光綠交相輝映,格外耀眼。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劉冰澤、張毅濤、交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邱偉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