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7日拍攝的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廳內的部分簡牘文物。
(資料圖)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9月7日拍攝的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出的由7枚簡牘組成的“康居王使者冊”。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9月7日拍攝的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出的由18枚簡牘組成的“過長羅侯費用薄”。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9月7日拍攝的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出的“懸泉里程簡”,是證明絲綢之路東段線路存在的實物佐證。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9月7日,嘉賓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廳內參觀。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9月7日,嘉賓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廳內參觀。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9月7日,嘉賓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展廳內參觀。
當日,甘肅省簡牘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千余枚珍貴簡牘原件走出“深閨”首次集中亮相,生動展現兩千多年前燦爛中華文明和絲綢之路繁盛景象。甘肅是簡牘大省,20世紀以來共出土6萬多枚簡牘,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