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加快推進實現鄉村振興,重點在發展,關鍵在人才。時下,不少地方在人才招引過程中,往往把重心放在了對外引進人才上,對吸引更多人才回鄉創業則關注較少,一度形成“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片面觀念。相比對外引才,本土人才對鎮情村情民情更加了解,對地方經濟發展存在的短板弱項更加清楚,能夠較好地依托地方資源稟賦針對性制定發展措施,可以說是推動實現鄉村振興最有發言權的人群之一。
鄉愁是招才引才留才的重要依憑。土生土長的本土人才對家鄉有著天然的感情,積極奉獻家鄉、建設家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加強烈,更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家鄉的建設發展中來,因此,進一步凝聚發展合力,加快實現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必須持續引領更多本土人才回鄉創業。近年來,青海不少地方在“引、育、用、留”上持續用力,不斷吸引本土高層次人才,培育造就起一支愛農村、懂農業、為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有力推動本地經濟發展。比如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青林鄉返鄉創業者李更順凝練總結創業經驗,創辦純凈水加工廠,帶動當地50多戶農戶增加收入。
引領更多本土人才回鄉創業,不僅實現了人才個人價值最大化,更發揮其智力支撐作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了人才和地方發展的良性互動。到外地打工,薪金可能會稍微高一些,但懷揣干事創業激情、帶著富民興村的技術回鄉創業更彰顯家鄉情懷。廣袤的田野,蘊藏著無限的機遇與希望。對回鄉創業的人才而言,要在家鄉發展產業,蹚出一條新路來,就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在鄉村振興各項政策的幫扶支持下,在田間地頭更容易盡顯才能、施展抱負。對加快實現鄉村振興步伐而言,農村地區急切需要一批愛農村、懂農業、為農民的人才隊伍,需要他們扎根在各個崗位、服務在各個領域,鄉村振興也只有擁有強有力的智力驅動,才能走得更穩更好更遠。
鄉村振興是人才出彩出眾的奮斗舞臺,本土人才是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兩者相互促進、雙向奔赴。如此,回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本土人才不妨再多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