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楊紅霞報道)在實施“乙類乙管”后,作為第一線的疫情防控陣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社區工作如何開展?轄區居民健康如何保障?1月7日,青海省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西寧市城西區通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區居委會主任于群群解答了群眾的關切。
實施“乙類乙管”,大部分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病例會采取居家健康管理,居家服務將是更多人的選擇;對于獨居老人、高齡老人等特殊群體而言,社區的摸底工作尤為重要,因此跟蹤隨訪量也會進一步增大;為了滿足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在聯系對接醫療機構、送診的流程中,還需要社區出面解決。面對這些新挑戰、新任務,作為連接居民和政府的橋梁、紐帶,社區工作開展的有序得當尤為重要。
據西寧市城西區通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區居委會主任于群群介紹,為了更好地應對實施“乙類乙管”后轄區居民的健康服務工作,社區緊跟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首先在健康宣傳方面加大了力度。組織社區人員、網格員、在職黨員及志愿者,采取進小區、進重點場所、進家庭入戶走訪和張貼發放宣傳彩頁等形式,加強政策措施宣傳解讀,普及科學防控知識,引導居民繼續堅持三年來養成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同時加大網絡輿情排查力度,對于“謠言”及時發現、及時制止,防止“謠言”大面積傳播造成恐慌。
對于社區老年人、基礎病患者、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五類重點人群,分類別建立臺賬,將社區黨委的黨員和志愿者劃分成組,通過多渠道的信息化手段,第一時間了解掌握所需所求及身體健康情況,定期入戶、電話回訪。及時為轄區老黨員、困難群眾、低保戶等發放“愛心防疫包”。
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成立“黨員先鋒隊”,積極開展上門服務,為轄區殘疾人、高齡老人、孕婦等群體提供代買生活用品、藥品、清理生活垃圾等暖心服務。聯合轄區“五級聯動”黨建聯盟成員單位以及轄區醫療機構,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基礎性疾病摸排,提供疫苗接種、健康教育、健康咨詢、用藥指導、協助轉診等醫療服務,并根據健康狀況分“紅黃綠”三類管理,不斷提升服務溫度。
實施“乙類乙管”后,針對居民買藥難、就醫難的問題,桃李路社區將利用“先鋒續航共享醫療”黨建工作機制,整合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中西醫診所、體檢機構等20余家各類醫療機構資源,為特殊群體打通就醫、問診的“綠色通道”,滿足患者的用藥、體檢、檢測需求。同時,動員組織各類醫療機構,開通11部24小時就醫問診服務熱線,開展醫療救治咨詢服務,如遇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群體,可提供上門服務,一旦發現病情嚴重協助及時轉診。
于群群表示,下一步社區會持續加大上門服務力度,為特殊群體提供更貼心、更優質的服務,特別是對老年群體的暖心陪伴服務,讓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 健康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