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們銷售的羊肉是藏系草膘肉,口感好,銷路好,受到許多客戶青睞。”入冬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生態綠色牛羊肉加工銷售基地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
“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形式,從牛羊肉加工著手,以生態綠色牛羊肉加工銷售基地為依托,形成了從貨源、加工到銷售的產業鏈,進一步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2022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1.2萬元。”村黨支部書記扎西達娃興奮地說。
產業興,村民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自2018年長江源村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試點村以來,始終堅持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抓手,結合民族地域特色,深入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村容村貌日新月異。
“為徹底改變‘屋內現代化,屋外臟亂差’的落后生活習慣,村里將環境衛生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開展房前屋后清潔的基礎上,先后實施長江源村、長江小區環境整治建設項目和環衛設施采購等項目,開展鄉村治理‘大干100天·村貌換新顏’百日攻堅行動。”扎西達娃說。
同時,在“黨建+”帶動引領下,長江源村進一步開拓思路找出路,繼續走特色民族鄉村旅游和綠色畜產品加工的發展道路。一方面,在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政策措施、大力發展草原生態畜牧業的基礎上,實施好沱沱河生態旅游項目(游客服務中心)、長江源村民俗風情園兩大項目,積極引入市場化經營主體,實現一二三產業高質量高效益融合;另一方面,繼續推動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發展、民生保障等工作,積極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項目,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今天這樣的富裕生活和干凈的生活環境,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從雪山到城鎮,從游牧到定居,從硬件設施到思想觀念……村民樸實的話語透露出感恩之心、喜悅之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長江源村的喜人變化,折射出我省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鄉村產業振興的顯著成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效提升發展整體效能。”扎西達娃深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帶領村民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新的一年,長江源村將不斷補齊鄉村發展短板,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加快推動鄉村振興,讓村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鋪出一條建設美好生活的寬廣道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