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當高原大地春意漸濃,青海各地開啟“春游”模式,踏青賞花、民俗旅游讓青海旅游市場火起來。為迎接全國游客走進青海,青海各地文旅部門都做了哪些準備?
走南訪北擴大“朋友圈”
(相關資料圖)
3月的青海大地,雪漸消,春意漸濃。我省各地文旅部門紛紛奔赴全國各地尋新機、引游客,主動出擊擴大“朋友圈”。
3月13日起,“大美青海如意甘肅”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活動在蘭州拉開序幕,省文化和旅游廳與我省文旅企業走進甘肅蘭州、天水等地,圍繞“引客入青”客源地市場的線路產品、資源特色,向甘肅游客發出邀約。4月2日,青海文化旅游推廣活動將攜手詩畫浙江,兩地共商合作、共謀發展。
今年,青海、甘肅兩省文旅部門簽訂《關于共同推進兩地文化旅游交流發展的合作協議》《關于精準對接共同開拓周邊游市場的合作協議》等系列合作協議,兩地將共同打造甘青大環線、環西部火車游等經典旅游產品,共同創造招商引客環境。
訪企業、做推介……3月22日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旅部門走進北京,與北京旅游企業代表交流學習,簽訂合作意向書。為吸引旅游企業入駐海西,海西州將旅游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培育,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更開放的環境和更優惠的政策吸引投資商。
蘭州、無錫、武漢、杭州、北京……青海各地文旅部門和文旅企業組成的推介團每到一地,都會引起當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旅游企業以及市民的關注。
在各地達成的合作意向中,“引客入青”不再是唯一重要的目標。省外的文旅企業能否給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打造提供更可持續的策略、更智慧的方式、更好激發市場消費潛力的項目,成為推介團在洽談合作過程中更看重的方面。
各地文旅項目陸續上新
如今,在我省全域旅游發展的大環境下,各地景區以及各市州紛紛開發生態旅游、休閑旅游等體驗性產品,涵蓋大美青海生態、自駕、鄉村的精品旅游線路和形式多樣的民俗游、休閑游等旅游業態,讓游客暢游大美青海。
為吸引“頭回客”,留住“回頭客”,3月以來,各地文旅項目陸續上新。海東市平安區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劉正心介紹,今年以來,海東市平安區依托平安大紅嶺萬畝杏林和山地風貌,打造集露營、運動、研學等功能為一體的杏福嶺越野機車賽道。目前,完成越野挑戰賽道1公里、越野拉力賽道8公里,投入各類賽車20余輛,預計5月投入運營。
海東作為青海最先感受到春天的地區,平安區還將依托大紅嶺千畝杏花優勢,積極謀劃鄉村旅游季系列活動暨賞杏花活動,精心籌備平安詩歌大賽、詩歌論壇、詩歌音樂節等系列活動,為當地旅游注入文化內涵。
“我們正在籌備三大特色活動,帶領游客感受高原文化旅游名城的魅力。三大特色活動分別是同仁市文旅資源推介會、熱貢‘六月會’非遺展演大賽、熱貢音樂節特色活動。”同仁市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傲賽多杰表示,同仁有文化、有美食,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讓同仁發展特色文旅產業有了底氣,同仁將依托地域品牌,打造具有全省規模、黃南特性、同仁元素的特色文化活動,用文化留住游客。
青海文旅部門做了哪些準備
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來看,青海數字文旅創新還有待提升,文旅深度融合的方式還有待加強,如何提振旅游意愿和投資消費信心,是我省文旅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
3月以來,由省文化和旅游廳領導帶隊的八個督導組分別走進我省六州兩市,督導文旅項目建設情況、調研文旅產業發展情況,對重點旅游景區、星級賓館、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鄉村旅游接待點等的安全生產、消防設施、食品衛生、疫情防控等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青海將加快完善服務標準和規范,大力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低碳、主客共享的綠色旅游,積極培育生態、文博、鄉村、研學、康養、冰雪等文旅新業態,推進生態旅游特許經營試點,持續打造東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態旅游精品線路,完善“快進慢游”的生態旅游服務體系。
為規范市場秩序,各地文旅部門將緊盯“不合理低價游、誘導欺騙消費、旅游景區秩序混亂、旅游場所安全隱患”等問題,持續開展全方位督導檢查,強化綜合行政執法力度,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和經營行為,加大對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發布虛假廣告、欺客宰客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