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采泥、和泥、打泥、存儲、塑形、陰干……3月底,走進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拉布鄉,泥塑匠人旦巴達杰正忙著制作藝術作品。
旦巴達杰有著20多年的從業經歷。他去過很多地方采風學習,但是最后還是選擇留在拉布鄉,實現自己的夢想。
(資料圖)
“這幾年,我和徒弟們根據高原農牧民服飾文化形象,開發制作出精致的泥塑人物和高原野生動物形象的泥塑動物,這些都是文旅市場上的搶手貨,往后我們還準備做泥塑風格的山水畫。”旦巴達杰介紹,隨著拉布高原古藏村文旅小鎮建設的推進,當地文化旅游市場越來越火,新的機遇展現在每一個匠人面前。
除了泥塑,拉布鄉的藏娘唐卡、賽河鐵匠、藏娘黑陶、拉司通針織術、木板雕刻印刷、拉司通藤編、拉司通梭織技術、智美藏紙、堿茶制作、藏香藏茶等10多個手工匠人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拉布鄉最出名的是石雕石刻藝術。走在古藏村小鎮街頭,最吸引人的還是一個個高聳入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古建筑——碉樓。這些碉樓建在巍峨的山體之上,高達數十米,歷經千年不倒。
當地居民就地取材,將一塊塊質地堅硬的石頭,逐一敲打成型,進而成為石材,裝點著拉布鄉的街頭巷尾,遍地的石頭給這里勤勞的牧民帶來更多啟發,搭建房屋、修補圍墻,甚至連日常牧民們來回走動、串門的路也鋪上了石頭,村子周邊還有石頭堆砌、雕飾的藝術擺件。
石刻匠人普布尼瑪說,石頭是拉布建筑的主角,當地牧民就地取材,建造出了片石砌成的圍墻、泥巴做的屋頂、漆黑的石質門窗,還有屋角枝杈未被砍盡的檐椽……僅去年就有200多位石砌匠人參與小鎮基礎設施建設,如今的拉布街頭,石頭建筑里充滿了高原人的生活藝術。
拉司通村村民久美才仁的古藏村家庭賓館是石墻、石雕裝飾的藏式建筑風格,是山腳下的一座三層建筑,有21間客房。久美才仁介紹,賓館營業后解決了當地30余人的就業問題,賓館經營也蒸蒸日上。除了旅游接待,他還參與拉布鄉組織的青海古藏村大學生旅游專業合作社。目前,他和合作社成員正在著手規劃玉樹市至稱多縣拉布鄉80公里,9個景點,1條旅游線路中的接待問題。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身處通天河邊的拉布鄉以生態和人文歷史文化旅游作為主導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打造獨具魅力的拉布古藏小鎮。
來自稱多縣的消息顯示,僅2022年就有200多個團隊前往拉布高原古藏村文旅小鎮觀摩調研學習,拉布鄉已經成為玉樹人的網紅打卡景區,超過2億元的投資,讓拉布古藏小鎮的發展底氣更足了。
拉布鄉黨委書記加吾尼瑪說,3月底,玉樹州發布了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惠企惠民50條措施,這給拉布鄉挖掘特色優勢生態文化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集“游、學、研、造、娛”為一體的青海古藏文化旅游小鎮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