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時光匆匆,今天(1月20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公歷每年1月20日前后,當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即為大寒。大寒時節,已至年關,越來越濃的年味沖淡了冬日的寒冷。
(資料圖片)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同“小寒”一樣,
“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并且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
過了“大寒”,
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新華社發(龔祖金 攝)
“大寒”沉淀在一歲之末
它凝結著最深重的寒冷
卻也醞釀著最動人的春意
萬物都在蟄伏中悄然萌動
只待厚積薄發
新華社發(陳勇 攝)
●大寒·三候
>>一候雞始乳
大寒時節,母雞提前感知春氣,開始兢兢業業地孵育小雞了。從另一方面說,新生命的誕生也預示著春季即將到來。
>>二候征鳥厲疾
征鳥指的是鷹、隼(sǔn)那樣兇猛的鳥類。大寒時節,征鳥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再加上天寒地凍,地面一片冷寂,地面上為數不多的生物很容易被盤旋在空中的猛禽發現并捕獲。
>>三候水澤腹堅
“水澤腹堅”說的就是河流湖泊的水凍到了實心的程度。俗語道:“三九四九,凍破石頭。”這時的江河湖泊水面結冰的厚度已經達到了全年中的最高點,就連水的中間部分也非常堅硬。孩童們可以盡情地在上面溜冰、玩耍。
“大寒”過后
年味兒越來越濃
人們準備年貨、制作佳肴
數著日歷上的數字
等待著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春節!
●大寒·習俗
>>大寒迎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由于其時間與農歷新年接近,這時人們會開始忙著除舊飾新,祭祀先祖,腌制年肴,準備年貨,一年最重要的春節就要到了。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二月二(古時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頭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歷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民間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吃糯米
在南方一些地方,大寒節氣有吃糯米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御寒滋補功效。有一些地方還會有打年糕、做糍粑的習俗,年糕是過年的常備的食品,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多在貴州、重慶、四川、湖北等地區流行。
>>芝麻秸
大寒講究驅兇迎祥,將芝麻秸撒在路上,孩童踩碎諧音“踩歲”,寓意歲歲平安,求得好口彩。
大寒時節 空氣干燥
人體新陳代謝減慢
這個時候更需要
注意持續保暖
避免感冒
新華社發(陳穎 攝)
●大寒·養生
“大寒大寒,防風御寒”,這對老年人,特別是患心腦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的老年人安度冬季,尤為重要。
飲食方面,要做到既能抵抗嚴寒,又可蓄存能量,進補量可漸次減少,適度增加具有升散性的食物,如蘿卜、洋蔥、芥菜、蓮藕等;亦可選用健脾、護胃、益氣的谷物和果蔬,以調理脾胃,滋養臟腑,為即將到來的春天做好準備。
寒冬歲暮聽風雪
靜待春來萬物生
光陰流轉,一年又一年
愿你堅持熱愛
奔赴下一個四季!
(縱覽新聞客戶端綜合自新華社、新華社公眾號、人民日報公眾號、新華網等,編輯曹秦雨)
關鍵詞: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