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輝 通訊員劉越、毛炳輝)“盧龍縣盧龍鎮范莊村民委員會農村生物資產楊樹出售”“潘莊鎮小楊各莊村179畝農村機動地承包經營權出租”……走進秦皇島市盧龍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電子屏幕上顯示著掛牌項目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完成產權交易項目48筆,涉及交易金額超1964萬元,“沉睡”多年的村集體資產通過這里“活”起來。
過去,一些村集體資產處置存在隨意性和不透明、惡意競爭問題。縣產權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對村集體提交的交易資料進行嚴格審核把關,規范了村集體資產交易行為,保護了農民合法權益。如今,村集體資產進入盧龍縣產權交易中心交易范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水權、“四荒”使用權、農業生產性設施設備等14個品類拓展。
“潘莊鎮荊子峪村集體經營性資產23畝果園使用權承包項目”在盧龍縣產權交易中心網絡交易平臺實現競價成交。經過14輪激烈報價,最終成交價71500元,較轉讓評估價34500元增值37000元,增值率達107.24%。村黨支部書記寧建高興地說:“村集體收入增加,村里的代辦公共事務都可以有序推進了,讓老百姓享受更多實惠。”
“對于進入平臺交易的項目,我們會在第一時間了解情況、組織實地勘驗,‘手把手’幫助操作、‘面對面’解決問題,暢通了交易平臺的‘神經末梢’,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盧龍縣產權交易中心負責人李勇表示,未來該中心也將在夯實傳統業務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交易體系,實現土地流轉,閑置資產等業務的突破,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