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特約國金證券財富領航員 毛銳
周三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開盤之后,指數繼續小幅走低,并在隨后集體保持在平盤線下方窄幅震蕩。午后,指數維持弱勢震蕩并在尾盤階段進一步走低。最終,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以跌0.68%、跌0.84%、跌0.63%報收。盤面上,漲停股(剔除ST和未開板次新股)27家,顯示市場情緒偏低;個股漲跌比1542:3279,個股平均漲幅-0.37%,虧錢效應顯現,兩市成交額10826億,較前一交易日增量2.14%。北上資金凈流出逾9億。
前天大盤上漲時超過三分之二的個股下跌,昨天大盤回調時仍然超過三分之二的個股下跌,為何前天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中國GDP超預期增長后,整體市場并未因此走強反而轉弱了呢?
(資料圖)
銳叔認為可能是市場對經濟修復的質量還有所疑慮,如最近公布的3月生產價格指數PPI同比負增長擴大至2.5%,一季度稅收收入同比-1.4%(或是企業盈利下降導致征收的所得稅減少),反映一季度企業利潤增長情況恐怕并不理想。另外,在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高的情況下,一季度的GDP仍實現了4.5%的增長,使得全年實現5%的GDP增速目標難度的大幅降低,從而使得后續再推出大規模穩增長刺激政策的概率大幅降低,未來政策側重點或在3月重要會議提出的“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上。
當前時點距離五一假期只剩下6個交易日了,歷史上來看五一前的這段時間,A股的勝率有點低,2010年至2022年五一前兩周和前一周,上證指數均為4漲9跌,勝率均為30.8%,這大概是因為部分投資者選擇持幣過節所致。今年五一前這種情況可能會更明顯一些,因為前期人工智能、中特估兩大題材的火熱吸引了不少“熱錢”進場,其中就包括了融資盤,近一月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增加了500億,而考慮到五一休市期間利息成本,節前融資余額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一旦作為近期市場主要增量資金來源的“熱錢”退潮,不但會對相關熱點形成沖擊,還會連帶影響整體市場情緒和大盤。
盡管當前平均股價指數仍在圍繞24.3左右的前期籌碼峰反復震蕩,理論上最終突破籌碼峰壓力和遇阻回落的可能性都存在,但結合五一前市場跌多漲少的歷史規律及“熱錢”退潮的擔憂,后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當前在操作上應該更偏謹慎一些,仍然維持最近給大家的建議:輕倉者最好還是暫時以觀望為主,等待回調后的低吸機會;重倉者則可考慮逢高控制一下倉位。
板塊和熱點方面,昨天盤面上,行業方面,按不加權方式排序,旅游、傳媒娛樂、酒店餐飲等漲幅居前,證券、家居用品、電信運營等跌幅居前。題材方面,結合漲停個股數量和板塊指數漲幅,5G概念略顯活躍。
假期旅游的預訂熱度提前爆發,讓旅游、酒店餐飲板塊在昨天再次站上風口。不過,銳叔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操作上對它們應該以快進快出為主而不可戀戰,因為按照以往規律,屆時預期兌現,數據上無論是好是壞,都意味著炒作資金的兌現。另外這兩個板塊的位置已經不低甚至是相當高了,當前旅游板塊指數的點位為5768,而2019年的最高點為2297;當前酒店餐飲板塊指數的點位為1252,而2019年的最高點為846。換句話說,如果從疫后修復角度看,股價上已經提前超額兌現了。其實,受益于五一假期消費旺季的板塊,并不只是出行鏈,我們可以拓寬一些視野,比如說銳叔在昨天早評中提示的影視院線板塊,提示后的當天就以4.7%的板塊漲幅,雄踞各板塊之首。今天再給大家提供一個線下消費方面的線索,那就是黃金珠寶。因為五一作為婚慶旺季,結婚人群通常會在4月購置高客單、剛需性的婚慶類黃金產品如手鐲等。而從黃金珠寶的基本面來看,早在4月前就已經呈現明顯的修復態勢,1-3月黃金珠寶品類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3.6%,其中,3月增速為37.4%,環比大幅提升31.5個百分點,增速大幅領跑可選消費賽道。短期看,黃金珠寶消費復蘇兼具斜率與高度。長期看,龍頭有望加速成長。根據Euromonitor,黃金珠寶板塊CM5/CR10由2019年的19%/23%提升至2021年的25%/30%,疫情期間龍頭借助加盟模式快速擴張,推動集中度提升,未來隨著客流量好轉,頭部品牌搶占更多優質點位,將優先受益單店提效。另外,黃金珠寶板塊漲跌幅與金價有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金價上行期間,板塊估值有一定提升。而在一方面,當前國際金價已逼近歷史最高,未來金價仍有望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的結束、美元的持續貶值、全球“去美元化”趨勢而繼續攀升;另一方面,當前黃金珠寶板塊的整體估值卻仍低于2019年以來的平均值,這也意味著后續黃金珠寶板塊仍有估值提升空間。
4月18日,歐盟議會批準歐盟碳市場改革,投票通過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同意對進口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和氫氣征收二氧化碳成本,并支持歐盟2030年將碳市場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62%,2034年結束對工業排放二氧化碳的免費配額。根據CBAM協議,中國向歐盟出口產品時,2023年10月起需要報告產品碳排放信息但無需繳費,2026年1月1日起則需要支付碳關稅,且價格掛鉤EU ETS(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2022年中國向歐盟出口總額5619.7億美元,貿易量僅次于俄羅斯。此次CBAM覆蓋行業包括電力、鋼鐵、水泥等六大行業,而當前中國碳交易市場僅納入電力行業,這意味著即使有中歐碳核算與碳價互認機制(第三國已支付碳排放可對碳關稅進行抵減),未納入碳交易市場行業的企業向歐盟出口產品時,暫無法通過支付國內碳排放成本來合法減免碳關稅,而這意將付出巨大的代價。綠色創新發展中心(iGDP)在其發布的《碳邊境調節機制:進展與前瞻》研究報告中指出,受影響貿易額最大的行業來自鋼鐵,受影響貿易額達到161億元人民幣,其次為鋁的出口,大概為91億元人民幣。按照現行排放強度,鋼鐵稅率或達11%-12%,鋁的稅率達29%-33%,算下來兩個行業每年為此支付的碳關稅都將在20億元-28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僅僅是按照50歐元/噸碳的交易價格計算的結果。事實上,今年4月歐盟碳市場的許可證價格已經首次觸及100歐元/噸,且CBAM落地后或將進一步促使歐盟碳價抬高,而目前我國的碳排放配額(CEA)交易價格遠低于歐盟,因此該法案在促進國內高排放企業消費綠電的同時,有望加速中國碳交易市場以及中歐碳核算與碳價互認機制的完善。此外,本次歐盟議會通過的CBAM法案還新增覆蓋了氫能,這主要是因為歐盟多國將綠氫作為脫碳燃料,而非歐盟國家則主要用煤炭生產灰氫。氫能納入CBAM法案意味著氫能中僅有綠氫能夠免征關稅,再結合此前發改委在《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的完善可再生能源制氫市場化機制,預計該法案的通過將進一步刺激我國綠氫消費占比并推動綠氫市場化機制發展。綜上所述,盡管歐盟碳關稅要從2026年才開始征收,但我國肯定會提前采取應對措施,因此從中期角度上,相關受益的綠電、再生資源、綠氫等環節的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操作策略:
昨天個股方面不但延續前一天跌多漲少的格局,大盤也開始出現調整。短線來看,盡管當前平均股價指數仍在圍繞24.3左右的前期籌碼峰反復震蕩,理論上最終突破籌碼峰壓力和遇阻回落的可能性都存在,但昨天已跌破了5日和10日均線,短線上有轉弱跡象,再結合五一前市場跌多漲少的歷史規律及“熱錢”退潮的擔憂,后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中期來看,此前上證指數對應的市盈率已低于多次歷史底時的水平,對應的市凈率則創歷史最低,即已具備極高的中長期安全邊際及投資性價比;目前估值雖有所抬升,但仍處于歷史偏低水平。而目前國內經濟仍處于回升過程中,同時政策在經濟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時也會延續之前偏寬松基調,疊加隨著5、6月份美聯儲最后加息的結束,外部因素擾動將逐漸消除,中期市場前景依然看好。操作上,基于平均股價指數短期方向選擇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建議輕倉者暫時以觀望為主;重倉者既可考慮戰術性逢高逐步控制一下倉位,也可基于中期前景樂觀的預期繼續戰略性持股待漲。
(國金證券毛銳 SAC執業編號:S113062208002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