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色情信息的傳播,幾乎伴隨著互聯網興起的全過程。一方面,互聯網的崛起極大豐富了信息傳播的路徑和方式,這里信息,既包括有正面價值的信息,也包括諸如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另一方面,色情信息與人性的幽暗處相關聯,隱秘而頑固,這也是為什么類似信息總是與網絡如影隨形、屢禁不絕的原因。
這些年,我國網絡治理成效顯著,網絡傳播環境日趨清朗,但色情淫穢信息卻如同燒不盡的“野草”,總是伺機冒頭。而對于這些“野草”而言,最“肥沃”的土壤,就是最新和最有影響力網絡產品。
一來新產品的相關功能有待完善和成熟,色情信息容易找到“生長的空間”;二來新產品備受關注,色情信息容易“借船出海”——這也是為什么總是“當紅”的網絡產品會傳出涉黃新聞的原因。
前不久,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導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對“抖音”平臺進行約談,對其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行為作出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而在此前,包括微博、頭條、B站等等,無一不被色情信息所侵染。如果我們將視線拉得更長一些,在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崛起之初,也曾備受色情信息困擾。
這樣看來,色情信息在網絡空間的傳播,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還可能有。它們伴隨著網絡技術的升級迭代而不斷尋找新的“宿主”,并試圖不斷演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故事。
色情信息屢禁不絕,除了人性的幽暗與網絡傳播的碰撞與催化,還與剛性的“黑色利益”利益有關。譬如一些網站大搞色情營銷,通過不雅圖片鏈接廣告,用低俗圖文混搭新聞;一些網絡黑產通過在熱門產品的熱門評論下發放引流地址,將目標人群引至站外,同時在流量大的地方通過色情信息將目標人群引至個人主頁,經過多級跳轉,引流至站外……諸如此類的做法目的只有一個——錢,而代價,則是網絡空氣的污濁和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掣肘。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色情信息是公共管理、用戶和互聯網產業共同的敵人。對于網絡色情信息,當然要堅決打擊和清除,但有必要明確的是,我們的敵人是色情信息和其背后的傳播者,而非網絡企業。那些備受色情信息困擾的網絡企業,其實也充滿焦慮和無奈,也希望盡快擺脫尷尬,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輕裝前行。因此,面對色情信息的侵擾,我們需要的是和涉事企業一起動腦經、想辦法,一起筑牢阻擋色情信息的“防火墻”。
可以說,如今已深深楔入百姓生活的每一款網絡應用和網絡產品,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這樣那樣的問題,都經歷過一個由青澀到成熟的過程,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問題就將某一款產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在維護法治和社會公序良俗,與呵護互聯網有序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對于涉黃的網絡產品,同樣應該持有這樣的態度。
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開始積極地行動起來。比如QQ自習室已宣布關閉評論,暫停添加好友,同時呼吁用戶對違法違規帳號和行為進行舉報,一旦發現違規將立即封停,對于情節嚴重者,還將向司法機關舉報。應該說,諸如此類的做法都是及時且誠懇的,我們也期待更多互聯網企業能加入到這樣的隊伍中來。
此外,打擊網絡色情信息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眼下一些互聯網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了,相關的支持也應該跟上。比如對于網絡色情信息的傳播,相關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地承擔起責任,通過深挖成因,加強監管和整治,與互聯網企業密切配合,提升治理成效;比如網絡用戶應該更積極地參與網絡色情信息的治理,發現相關信息堅決舉報;比如從立法層面提高網絡信息傳播的違法成本,并加大執法力度,讓一些試圖違法者不敢造次。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網絡的天空才能更清朗,互聯網的航船才能夠行穩致遠。
來源 | 晶報APP
作者:彭健
編輯:陳章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