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縣珠光御景社區閱報欄前,居民正在閱覽當日報紙。
從開始運作到實現香河全縣黨報閱報欄全覆蓋,僅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5月26日,記者來到香河縣,看到縣城內各大社區的活動中心、廣場以及村街村委會樹起嶄新的閱報欄,每個閱報欄前都不乏市民駐足瀏覽。
今年3月初,香河縣有關部門派專人做了調研,發現由于報紙投遞不及時、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很多報紙到了村委會就束之高閣,群眾想看,卻接觸不到。怎么讓群眾以最方便、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閱讀報紙,獲取信息,成了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建設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閱報欄的想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成型。選址、資金、招投標、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短短一個多月有條不紊地解決了,216個黨報閱報欄在香河縣各大社區和村鎮樹立起來。
街道辦和村委會還成立了專門機構,有專人負責對閱報欄的管理、養護、維修、報紙更換、信息發布等工作。每天清晨,都有專人從發行站點或投遞員手里領取報紙,及時張貼在閱報欄內。
晨曦中,新建成的黨報閱報欄顯得格外醒目,大紅色欄頭“黨的宣傳陣地 百姓精神家園”十分顯眼,一份份散發著墨香的《人民日報》《河北日報》《廊坊日報》《新香河》鋪展在明亮的玻璃后面。晨練回來的小區居民和正要外出的業主停住了腳步,站在閱報欄前,瀏覽最新信息。
“閱報欄建得好!”家住蔣辛屯鎮潮北新城的孫北平是一名退休干部,非常關心廊坊發生的新鮮事兒。一個多月前,看到有工作人員來建設黨報閱報欄,他拍手叫好。他告訴記者,未建起閱報欄時,他天天走到報紙發行點看報,一看就是半個小時。
如今,黨報閱報欄進駐村街,他在自家樓下隨時隨地可以看報。有時,看到某一熱點新聞,不免與一同看報的鄰居聊上幾句,交流想法。“這才是看報的樂趣。”孫北平說,雖然現在獲得新聞的渠道很多,電視、手機、互聯網,但對于他來說,還是報紙權威、真實、有感情。
黨報黨刊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始終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惠民信息最權威的渠道。別看閱報欄占地不大,發揮的作用可不小。調查研究顯示,一個閱報欄每天的讀者在100-200人次,閱報欄中黨報閱讀效率提高了50多倍。此次閱報欄覆蓋全香河,不僅能讓黨報走近群眾,走進基層,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零距離”,也有利于營造城市閱讀氛圍,擴大輿論宣傳陣地,助力廊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