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積極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全面協調發展,大力繁榮文化事業,積極發展文化產業,著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全縣文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先后獲得“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河北省“文化建設先進縣”、河北省“民間花會(中幡會)之鄉”等稱號。 文學創作人才輩出。香河自古毗鄰京畿,天子腳下,人文薈萃,名師大家輩出,彰顯了香河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香河縣先后涌現出了趙金山、尹玉茹、張玉清等一批在民間文學和兒童文學中頗有影響的優秀作者。尤其是兒童文學創作獨樹一幟,是香河文化創作的一支奇葩,閃耀于當代文壇,享有“南有江陰,北有香河”美譽。
民間戲劇源遠流長。香河縣內戲藝繁興,不僅有多種劇種流傳,而且還是西路評劇的發源地之一。近年來,香河的民間戲劇又有了新的發展。目前,全縣已形成規模的農民自發組織的民間劇團有10余個,曲藝、戲曲等形式的農村文化戶1500余個。
傳統花會長興不衰。花會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香河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多達十幾種,主要有中幡、秧歌、舞獅、舞龍、小車、高蹺等傳統表演形式。其中,安頭屯中幡、大河各莊竹馬等多項民間花會被收錄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于因勢利導,鼓勵支持,改革創新,傳統花會文化在民間得以繁榮發展,目前該縣有各種形式的花會、秧歌表演隊伍100多個,參加人員近萬人。
民間工藝久負盛名。香河縣的民間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有花絲、磨玉、瓷磚壁畫、鑲嵌、琺瑯、編織、剪紙、繪畫等幾個類型。香河的花絲、琺瑯、玉嵌等工藝產品銷往美、日等國家,在世界享有盛譽。
會展旅游方興未艾。香河旅游資源豐富,服務設施完備。總投資近40億元的大型人文景觀第一城位于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畔,第一城是以明清時期北京古貌為輪廓,以中國古代皇家建筑和園林為主體,集會議、展覽、酒店餐飲、休閑娛樂度假、康體健身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4A級旅游景園。香河家具城作為全國第二、北方最大的家具展銷市場,正成為城市居民觀光、購物、休閑的理想之地。境內的國家、國安足球訓練基地已成為國內體育界和廣大球迷關注的熱點。轟動世界的“香河老人”不腐之謎為香河增添了更多的神奇色彩。香河國華影視基地發展勢頭迅猛,《家有兒女5》、《最后一小時》、《神話》、《徐悲鴻》等30多部影視作品相繼在此拍攝制作完成,影響力不斷擴大。近年來,農業觀光和生態旅游已成為旅游的時尚。香河縣委、縣政府抓住這一契機,大力發展農業觀光和生態旅游產業。目前,香河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已形成設施農業區、花卉林果種植區、畜禽良種繁育區、旅游觀光區等四個特色產業區域,滿足了游客的不同層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