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縣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環境”的理念,把環境優化作為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核心抓手,放大比較優勢,集聚發展勢能,以環境之優搶占發展先機,以環境爭先贏得發展率先,全力打造發展“大平臺”。 政務環境突出“優”。抓整治轉作風。召開千人規模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公開曝光查處不作為、亂作為典型,查擺糾正各類影響效能的問題30余項。抓改革提效能。以行政服務中心建成運行為契機,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審批事項由原來的265項縮減到170項,審批辦結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四分之三。抓服務解難題。深入推行“四個一”專項服務機制,建立項目審批及后續服務全程代辦制,最大限度地縮短建設周期,確保項目建設無障礙推進。
生態環境突出“綠”。加大造林力度。在去年造林綠化1.2萬畝的基礎上,啟動實施綠色城鎮、綠色園區、綠色鄉村三大綠化工程,確保園區綠化率達25%以上,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新農村、城中村和舊城改造項目綠地率不低于35%。突出富水優勢。加緊實施大運河、潮白河“兩河”開發,打造獨具香河特色的“兩河”生態景觀帶、品位城市帶。香河縣還將強力打造“荷花之鄉”,先期啟動“百、千、萬”工程,建設第一城百畝珍奇荷花園、潮白河千畝荷花帶、劉宋萬畝藕荷基地,形成北京周邊獨具魅力的“水潤荷香”生態品牌。
基礎環境突出“強”。完善園區功能。在去年投資3.4億元完成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運河大道綠化美化等重點工程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園區區間路網和基層行政服務中心等發展急需的必備要件,提升園區承載力。優化路網體系。多元化籌資啟動迎賓路南北延伸等八大交通工程,構建對內大循環、對外大開放的城鄉路網格局,加快與北京的同城一體化進程。提升城市品位。高標準修訂城市規劃,大手筆推進改舊建新,新城廣場建成使用并獲批國家A級景區,規劃展館建設扎實推進,集影劇院、音樂廳、會議廳于一體的文化藝術中心等八大市政工程陸續動工,一座平原小城正悄然蝶變。